首页 -> 2005年第6期

本期力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作者:王 昕




  首席顾问:
  吕叔湘李 荣许嘉璐
  主编:李行健
  出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定价:69.90元
  前不久,当我看到新出版的、透着浓浓墨香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词典》)时,不觉眼前为之一亮。这部词典不仅设计新颖,印刷精美,装祯雅致,而且贴近语文教学实际,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好帮手。具体地说,我感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规范示人,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规范地去读、写、运用语言文字。但由于语言不断发展变化,规范标准也时有修订、调整,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大量不规范现象,尤其是电视广告等媒体语言为了达到某种特定效果,故意借用、错用,这无形中给语文教学增添了许多困难。比如,是 “订单、订婚、订货、订阅”,还是“定单、定婚、定货、定阅”?《规范词典》在字形、读音和词形方面都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编写,而且对一些容易出错的词条明确加以提示,说明“订”和“定”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订”着重于商讨的过程,“定”着重于确定的结果,而且在出条目时,标注为“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再比如,“蜡梅”和“腊梅”,很多词典中都把这两条弄混,甚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出现过这样的争论。作为一种植物,规范的词形应该是“蜡梅”,它不是梅花,是对蜡梅科植物的统称,因为花的颜色像蜂蜡而得名。《规范词典》就明确指出,现在一般写作“蜡梅”,而“腊梅”则特指腊月前后开的梅花。
  
  二、详细的辨析和提示,贴近语文教学需要
  
  老师在备课时都离不开词典。在讲解一个字,一个词语时,都首先考虑要把哪些东西交代给学生。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感到《规范词典》不同于以往词典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它重视语文教学。《规范词典》中设计了丰富的手形提示,而提示的内容往往是我们教学中容易疏忽的地方。这些提示涉及到笔画、笔顺、读音、词义以及运用等方面。如“凹凸不平”的“凹”字,提示中既辨析读音,又交代笔顺、笔画。又比如俄国作家契诃夫,我们经常错读成契诃(kē)夫,《规范词典》中对“诃”字,则特别提示应读作“hē”。再比如“发卡”(fà qiǎ),特别提示:“‘卡’这里不读kǎ。”再比如“惠顾”的特别提示:“商家等行业用语,普通人不用。”朋友到您家里作客,您可以说“欢迎光临”,而不能说“欢迎惠顾”。由此可见,这本词典不仅有益于语文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
  
  三、词典收词丰富,收入了大量新词新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词汇也不断出现。有不少词,过去的一些词典往往没有收录。《规范词典》收词则比较全面,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方便。比如:“软着陆”这个词,我们过去只知道它是一个航天术语,而现在更多地用作经济术语,而且报纸上经常使用。《规范词典》就收入了“软着陆”的经济学释义“比喻经济结构的改革调整,通过宏观调控的方法使其逐步平稳实现,不出现激烈震荡。”此外,像“按揭、机顶盒、融资、办公自动化、测控、非典”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规范词典》还有许多特色,相信广大读者在实际使用中会逐步感受到它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