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手法分析能力训练

作者:黄松海




  【考点分析】
  
  手法分析能力训练含对文章各种表现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主要考点有:1.辨识文章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讽刺、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等;2.辨识文章的表达技巧,如侧面烘托、线索安排、悬念设置、伏笔照应、人称变化、情节反复、详写略写、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等;3.分析表现手法、写作技巧的作用;4.手法理解(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修辞手法、写作顺序等);5.自由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6.运用其手法和技巧进行联想迁移;7.表达阅读体验,悟说写作启示等。
  
  【能力测试】
  
  1.读文答题。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想见!
  ①此段文字采用了___的手法,抒发了作者_____的真挚情感。
  ②这是第__次写父亲的背影,在文中反复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
  2.读文答题。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①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五次时间的更替有何表达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答题。
  (甲):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乙):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①甲、乙两段文字均属于___描写,其作用都是为了________
  ②两段文字形成鲜明的__,前者意在表现人物的_____,后者意在表现人物的_______。
  4.读文答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六回)
  ①文章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众人来看严监生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末“登时就没了气”中的“登时”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发挥想象力,用一段话写出严监生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