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初三:痛并快乐着

作者:陆雯捷




  所有的快乐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这便是“痛快”。初三生活是它最好的诠释。
  ——题记
  当理想的翅膀拍打着现实的空气时,我们踩着岁月的鹅卵石走入初三的世界,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世界。
  
  乐在作业
  
  “快点背范仲淹的《渔家傲》,等一下抽背。”课代表吩咐道。“唉,老师折磨人,连课代表也狐假虎威,欺负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小A刚嘀咕完,走廊里响起了清脆的皮鞋声。哎,不用想都知道是老师送卷子来了。果不其然,老师在我们的“注目礼”下迅速发完试卷,叮嘱了一声“认真完成”便走了。远去的脚步声还未消失,楼梯上又回荡着咳嗽声。语文老师来了。一阵点名式批评后,他撇下默写本,下达了“错一正五”的圣旨,也离开了。小A看着满是叉叉的本子,泪汪汪地回忆起了初一、初二的幸福时光。“小A,背《渔家傲》!”课代表喊道。小A顿时诗兴大发,吟道:“校园冬来风景异,青草凋谢无留意,教室里面试卷飞,万书堆,窗外落日孤城闭。”全班同学都如张飞穿针眼——大眼瞪小眼,随后便哄堂大笑。小A乐呵呵道:“顽皮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苦了我一个,快乐全班人。”
  
   乐在运动
  
  “我爱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下有我们美丽的天中(天兴湖中学,编者注)……”这清晨的天空分明还是黑漆漆的,小B正与周公聊得如火如荼,熟悉的校歌传入耳际。他来了个鲤鱼跃龙门,一鼓作气:起床、洗漱,三分钟内全部搞定。操场上,同学们照例沿跑道做有规则运动。忍受着寒风的洗礼,小B念起了打油诗:“北风呼呼刮不休,早晨锻炼天天有。此时时针指向六,初三何时是尽头”。两周下来,还没喘过来气,老师又要我们立定跳远。小B愁得五官挤成了一团——正常发挥是1米9,超常发挥是2米1,无法发挥是2米3。轮到了他。定位,叉脚,摆手,跳跃。“啪”,小B稳稳落地。“通过!”体育老师的话让小B不敢相信。看了看落在满分线2米3外的脚印,他打着“V”形手势与难兄难弟拜拜,一边冲向食堂一边盘算:今天要吃牛奶、鸡蛋加面包,好好慰劳一下五脏六腑。
  
   乐在音乐
  
  “唉,鼻梁眼镜应犹在,只是度数改。”望着满黑板的题目,小C又感慨万千,看来难得的空闲时间又得牺牲脑细胞了。“嘿,同志们,咱来点刺激的音乐,怎样?”小小的建议引起了共鸣,大家纷纷从书堆中刨出积满灰尘的磁带,录音机里顿时散出了欢快的节奏和动感的旋律。笔杆随着音符起舞,思绪跟着拍子飘扬。清澈透明的蓝是王力宏;炫靓时尚的银是周杰伦;充满活力的绿是蔡依林……色彩缤纷的颜色渲染着我们的快乐。
  红叶经霜而赤,蜡梅淋雪而白。初三啊,书本贮蕴我们的痛苦,老师“曾益我所不能。”面对竞争,我们痛并快乐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