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爱过了头就是毁灭

作者:赵健伟




  场景一
  
  在麦当劳和肯德基餐厅的一隅,一个男孩或女孩正在贪婪地吃着汉堡包或者啃着鸡大腿。小孩子聚精会神旁若无人。一位母亲或父亲在一旁默默地坐着,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面带疲惫的幸福,沉浸在孩子快快长大的梦想之中。尽管口水早已在嘴角翻江倒海,但他或她的角色却经常只是个陪客。在这儿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陪吃。
  
  场景二
  
  在每天的早晨、中午和傍晚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城市里,都在上演着像当年八路军进出城时热烈相迎和相送的盛大场面。无论是寒风肆虐的冬天还是酷暑难当的夏天,这一出出戏是常演不衰。颤颤微微的爷爷奶奶,步履匆匆的爸爸妈妈,小心翼翼的保姆阿姨。无论他们是谁,他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护送和相迎这些小祖宗们光荣而去凯旋而归。
  一个美国人路过北京三元桥附近的一所小学,只见该校门口黑压压地站着很多人,于是就问我:“他们都在干什么?”
  “在接孩子。”我不假思索地说。
  “接孩子?”老外一脸困惑。
  周末,是人们放松身心的法定时段,是人们留给自己生命难得的自然喘息。西方人把周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时间。
  然而我们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每个周末,你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父母驮着自己的孩子奔赴各种战场:钢琴班、提琴班、舞蹈班、书法班、围棋班、英语班、作文班等等等等。教室里,孩子们继续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劳作,本应放松的精神在被逼无奈的劳作中继续绷紧。而父母们呢,却在学校门口吮吸污浊空气的同时,幻想着从孩子的琴声中飘出克莱德曼式的悠扬与激情。这就叫做:陪练。
  
  场景三
  
  如今中国有一个奇观,那就是每年各大学开学的时候,你都会看到一群比自己父母长得都高大的“大男孩”和“小姑娘”们一脸茫然地伫立在一边,而他们的父母却跑前跑后地为其办理着各种入学手续。这些父母就像仆人一样伺候着他们的主人,而这些主人们却还是不时地板着脸,嫌弃着动作已经不太利索的父母们。天哪!
  这是一种什么场景啊?
  
  场景四
  
  不久前在上海卫视中看到,儿子在外面杀了人,做父母的不仅不劝其自首,相反竭力为其掩盖罪行、销毁罪证,并为其开脱,千方百计地阻挠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结果是人仰马翻,被公安机关统统逮捕。当这位母亲痛哭流涕地进行忏悔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这又叫什么呢?就把它称之为“陪葬”吧。
  好了,够了!从“陪吃”到“陪读”到“陪练”直到最后的“陪葬”,这一切的产生都是由我们的父母所引发出来的现代悲剧,而这全部的起因居然都是因为“爱”。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被一种莫名的力量引向了一种“痴呆化”的生存状态。不信你看: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我们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筋疲力尽的;我们几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核心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我们没有几个父母会去认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才能使其健康而快乐地成长;我们有多少父母真正懂得人在“原物性”中的“大爱”应该是以什么方式来体现的?说真的,我们知道“小爱”,我们只懂得用很多辛劳甚至苦难来营造一种实际上的“假爱”。我们从小就把一个生命人为地关在笼子里面而不让其羽翼丰满,10多年后又将一个缺乏真正生存能力的人残酷地推向社会。可悲的是,我们心中却始终充满了爱。
  记得20多年前看过一部日本的电影叫做《狐狸的故事》其内容我至今记忆犹新。当初看的时候我似乎不太理解,为什么那些老狐狸那么不近情理。当小狐狸还娇滴滴地在老狐狸身边撒娇的时候,身为父母的老狐狸却无情地把它们从家中赶走。至今我还记得:那些被老狐狸咬伤并赶走的小狐狸眼中充满了忧伤和委屈,然而老狐狸则是义无反顾地坚决和果断。
  后来我才慢慢懂得: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生存,那么你就将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如果你在父母身边永远有所依靠,那么当你有朝一日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将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