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写作导航标

作者:黄 琼




  倾听彭丽媛的歌声,你会感到春潮正在涌进你的心海;欣赏杨丽萍的舞姿,你会感到绿意正一点点弥散在你的心田;走近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的神思会穿透历史的厚厚障壁;触摸笔走龙蛇的书法,你的嗅觉里有翰墨的醉人芬芳……那就是艺术,丰富人们心灵的艺术,陶冶人们情操的艺术。那里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美的国度,人们在自由的状态下挥洒着美,用创新的精神描绘着美。来吧,爱美的你,我们一起去采摘美的花朵吧!
  戴上艺术的眼镜,你就会获得“美”的熏陶,“善”的哺育,“真”的亲吻。从飞跃在琴键的手指里,你听吧,那里有春天的流水淙淙;从旋转在舞台的舞姿里,你看吧,那里有群鸟欢舞在枝头;从流淌在纸上的浓墨中,你闻吧,那里有硕果压枝低的芳香四溢;从高低错落的建筑中,你想吧,那里有能工巧匠定格在街头的智慧……艺术是这样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不论是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还是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也不论是语言艺术(文学),还是综合艺术(戏剧、影视),它们都引领着人们崇真、向善、尚美。从写作的角度看,艺术也是人们笔下经常涉足的话题。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你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呢?
  
  一、巧取角度,让艺术与生活“牵手”
  
  艺术范围无比宽泛,而我们对艺术的认识极其有限,我们写作的篇幅也很有限。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出独到见解,必须找准自己熟悉的艺术门类,找出具体的切入口——比如你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鉴赏过程等。这样,直接将感悟艺术与感悟生活结合起来,容易写得具体、深刻、动人。比如《一次难忘的实践》一文,记叙作为校铜管乐队队员的“我”登台演出的经历,进而引出“实践锻炼人”的认识,给人启迪。
  
  二、驱遣想象,让鉴赏和作品“过招”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鉴赏。还记得《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作者刘鹗对王小玉高超演唱艺术的传神描写吗?正是作者从听众的角度,想象出“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等等,让读者也觉得这演唱妙不可言。以至于以鉴赏为主的文章,必须借助想象和分析,才能把握作品的脉搏,作出准确评判。
  
  三、创新形式,让匠心为佳作“买单”
  
  常规的写作形式容易落入平庸,你可以打破常规,让名画中的人物聚集一起,写一篇访谈式文章;让小标题一线贯穿起来,写一篇散文;让花草树木开口,写一篇童话;将三四篇日记连缀成文,写一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等等。形式上的创新可以带动内容上的创新,催生出创新佳作。
  
  四、激活语言,让文章向读者“放电”
  
  读读《感受芭蕾》中的一段吧:“剧中没有对白,任何华丽的语言在此刻都会显得黯淡苍白。昏暗的大厅沉浸在静寂之中;舞台的灯光随着剧情变化,如潮的交响乐萦绕耳畔,充盈整个演出大厅,高雅而迷人。”这样的语言表达,或因修辞生辉,或因句式变化出彩,或因渗透浓情动人,让人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