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与书同行

作者:温 迪




  有什么能比乘一叶轻舟在浩瀚的大海上漂行更让人心醉神驰,浑然忘俗的呢?那满载思想的小舟便是书。它带我漂过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驶向诱人的港湾,神秘的小岛,未知的远方。
  书真是个奇妙的东西,那上面一个个铅字就像一块块具有魔力的磁石,拽引人们的眼睛和灵魂。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卷在手,都能使你忘却世俗繁华,融入别样的人间仙境。
  自我初识“之乎”,就常常在炎热的令人烦躁的夏天,摆一张藤椅在电风扇下,随手拣一本清雅的散文,一页页慢翻,伴着风扇的风声,不一会儿,心静人自凉,渐渐进入清幽的佳境。也曾在那独处的假期中,白昼难度时,往阳台的沙发上一坐,只需一杯白水,一两样可口的食品,手执一卷好书,边吃边看,好不惬意。或是在那紧张考试后的空儿,烧壶开水的间隙,抽出解一两道数学题的工夫,赏一篇优美而豁达的诗文,这真是绝妙的休息。不过,最动人的,还是在临睡前的寂静时分,枕着松软的靠垫,借着孤独的灯光,沉浸于给人无限遐想的书旅,浑不知夜有多深,更有多长。猛然惊觉,往往已是夜阑星稀。
  这些都是书给我的感动,它是我最好的朋友,它同我的情结不断加深,它融入我的生活,与我同行。一首《采葛》我自幼会背,却未曾参透其意。直至初三毕业,好友依依惜别之后,回到清静的家中,窗外街灯昏黄,秋意袭人,我又吟起《采葛》中的那句“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瞬间,我分明觉出内心深处徒生无奈与伤感。这一刹那,我懂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采葛”,明白了什么叫意境,明白了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生命。
  也许我并不是一个勤劳刻苦的人,往往不存在明确的目的去读书,却总能和它们结下不解之缘。这些亲密朋友们,在我快乐时给我以鼓励,在我痛苦时给我以安慰,在我高傲时给我以警策。与书同行,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一个没有惶恐、没有背叛的世界里。我很庆幸能够与书同行,在凡尘俗世中为生命留一块闲暇空间,供我毕生享乐无穷。
  【整体评析】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作者用真切灵动的语言写自己与书同行,以书为友,以书为师。自己在与书的交流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让读者也得到共鸣:与书交流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整篇文章是写交流也是写感悟。
  
  【细细品味】
  
  作者巧妙地把读书比喻成一叶小舟,总写书给我的收益。
  “拽引”一词用得非常生动,写出读书魅力之大。
  “之乎”借代简单的知识。
  作者在这里撷取了生活中四个片断,极尽描写自己被书所陶醉的情景。
  以《采葛》为例,抒写人书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感悟。
  书已经不仅仅是书,显然是朋友了,与作者交流,与文字交流,语言文字都要站起来了。卒章显志,巧妙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