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写作导航标

作者:黄松海




  阅读引领我们游走在豪放雄浑与婉约缠绵之间,穿梭于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学之中,拨动我们的心弦:或深沉或奔放,或悠长或强烈……在和谐共振中,放飞我们的思想,让情感与岁月一起成长;在超越时空的对话中,摆渡我们的灵魂,让感悟与精神一起翔空……
  阅读的感悟就是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或场景,找到和自我思想情感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找到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感悟阅读就是“相遇”文本时的对话,即用我们的阅历、经验、情感或是想象去阐释作品的内涵,评价人物和形象,抒写心中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中,感悟自然、社会、人生,酝酿出“心灵的鸡汤”,打造出具有创意的美文来。
  近年来,中考试题曾出现以“书”或“读书”为话题的作文题,此类题其实质就是感悟阅读,要求同学们述说阅读的经历或过程,写阅读的个性化体验,抒发自我阅读的深刻感悟,把自我阅读中的所观、所思、所感,用独到而优美的文字灵动而鲜活展现出来。如何把心中阅读的精彩淋漓尽致地抒写出来呢?同学们不妨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走进作品,抒写体验
  
  同学们只有走进作品,才能准确而深刻体味、领略语言文字的意韵和情味,才能在理解内容,领会主旨之时,拥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也只有用心读过、品过、体验过、发掘过作品,你才会有发现,才会有惊喜,才会忘情陶醉。这样,才能在抒写体验时,文若泉涌,妙笔生花。在作文中可以再现作品的脉络和神采,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以对文章的精美文段品评赏析,表达自我推崇与赏识;可以感受人物形象或情境,展现自我认识和评价,让自我的情感、经验、阅历等与文本碰撞、交流,爆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获得灵感去全新写作,张扬自己的个性,创造出自我心中的“哈姆莱特”或是形成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跳出作品,抒发感悟
  
  同学们写此类作文,还须跳出作品,去调动自我生活的积累,用已有的经验去汇兑作品的情意,从作品中受到启示,去感悟自然、社会、人生。在回味作者那巧妙的布局,生动的描述以及那独到的人生感受之时,不妨深入思考:我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它让我想起了哪些人和事,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深刻的启示,读后有哪些深刻的感悟等等。在与自我情感或思想的观照中,来抒写自己独特的感悟。也许因为作品表情达意的高超技艺让你收获写作的奥妙,如作家叶文玲《我的“长生果”》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也许因为一部书,勾起你对往事的回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如此;也许因为作品的情真意切,让你感悟亲情、友情、乡情的可贵;也许因为作品蕴含的哲理,让你重新认识自我、社会、自然。跳出作品来作文,就是对文本重新的认识,驱遣想象创新作品,发展作品,构建自我的感悟,写出个性意识。
  
  三、提升境界,突破创新
  
  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由此可见阅读因阅历的深浅而有不同的感悟,境界也因之而各异。因而同学们要想生动传达自我阅读的体验和感悟,必须提升自我读书的境界。要从潜心静读,专心致志的第一层境界,慢慢地上升到书中有我,我在书中,“物我为一”的第二层境界,最终提升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第三层境界,在高屋建瓴之中,达到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地。此时的你就会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更深更透,作文时就会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来。不仅如此,还要巧妙包装,使得作文突破常规,具有创新精神:可用说明的方式介绍阅读的方法;可用记叙的方式,叙写自我阅读的一段难忘的经历或是抒发阅读的情趣与读某一本书时的情感体验;可用议论的笔法,畅谈阅读的感悟、阅读的作用;还可与书中人物展开对话,进而领悟人生的真谛……并且还可用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剧本等不同的体裁灵活表达。让文章的内容以最新的形式,准确生动地凸现自我阅读的体验和感悟。例如2003年湖南益阳以“书”为话题的中考佳作《书国的罢工》一文,就以科幻童话相结合的形式,诉说了生活中人们不爱护书本、不注重学习的现实,用马虎博士与书国国王的对话展开,表达了“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时才感到痛苦”的深刻体验,在对比之中鲜明地道出了书本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深刻感悟。由此可见,新颖的包装会使文章上升一个档次。
  阅读的感悟有多深,感悟阅读就有多深。作文之时便会下笔如有神,当思想、情感的潮水从心头汩汩流出,就会发出天籁般的声响,纯真、灵动、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