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走进科技世界 憧憬美好未来

作者:时寅敦




  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科学,也知道有很多同学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我很赞赏同学们对科学的关注与热爱,因为科学是很神奇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你看:指南针的发明帮助人类走出陆地出海远航,青霉素的发现提高了人类抗病毒的能力,宇宙飞船的研制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有人说“科技改变了世界”,这句话道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阅读科技文也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阅读科技文有什么用处呢?简单地说,阅读科技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科技新产品的特点和功能,如数码相机、电子词典等;阅读科技文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最新技术,提高我们的科技应用能力,如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阅读科技文可以帮助我们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了解世界各国在某一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的发展等;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科技文还可以帮助我们走进科学技术的缤纷世界,憧憬美好的科技未来,树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远大志向,为实现自己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然阅读科技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自己阅读科技文的能力呢?我想同学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作如下尝试。
  猜想文章内容 大家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文章的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它能告诉我们许多关于这篇文章的信息。如《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两个内容要点:一个是沙尘暴的成因,一个是防治沙尘暴的方法。一般的科技说明文常常采用这种简洁平实的标题,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文章要告诉读者什么。有的科技文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常常取一个生动形象的标题,如《月球的自述》《植物也有喜怒哀乐》等。我们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强烈地阅读愿望,急于通过阅读知道月球的有关知识和植物是如何表现其喜怒哀乐的。这类文章一般属于科普小品的范畴。无论是一般性的科技说明文还是科普小品,我们在阅读之前都可以根据题目推测文章的内容,这便是我推荐给同学们阅读科技文的第一种方法。
  理清全文思路 假日里我们要去旅游,事先就要确定旅游路线。我们阅读一篇科技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就是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这是阅读科技文的第二种方法。如《人的潜力》这篇文章,读过全文之后我们知道,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大脑拥有巨大的潜力”。那么作者围绕这一中心内容又是如何构思全篇的呢?原来,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表述的:一、为什么说人的大脑拥有巨大的潜力?二、人的大脑的潜力究竟有多大?三、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这样以来,不管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多少内容,用了多少科技术语,全文的思路却非常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筛选主要信息 我们欣赏一幅摄影作品的时候,在许许多多的人物或景物中,常常只有一个或几个是表现作者主要意图的,其他的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阅读科技文也是这样,在众多的信息中,常常只有一条或几条是作者最想告诉你的,其他都是为了说明这一条或几条服务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主要信息筛选出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没有尘埃好不好》这篇文章先说“尘埃污染了环境”,又说“没有尘埃也不好”。就这两个方面来说,哪是主要信息呢?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发现,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信息是后者,前者只是起陪衬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还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能证明“没有尘埃也不好”的四条重要的信息:一、没有尘埃,太阳直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二、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三、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四、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阻拦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产生致命的威胁。由此可见,学会筛选信息是多么地重要。
  体会语言特点 我们知道,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语言特点。科技文的写作目的不同于记叙文和议论文,其语言特点也需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如《炭疽热:隐形而致命的杀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炭疽热的潜伏期为1到7天,彻底发病则在多达60天后。其最初症状包括晕厥、发烧、胸部不适、干咳。症状在几小时或几天后会缓解,但病人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出汗和皮肤青紫,最后休克、死亡。”这段文字就像一段科学严谨的医学说明文,准确而简明地介绍了炭疽病的发病时间、症状和过程,使读者了解了炭疽病的基本常识。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科技文的语言都是这样严谨而有理性的,其实不然。例如《植物也有喜怒哀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四个星期后就会完全死亡。”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植物对自己不喜欢的音乐的态度,它们就像人一样富有感情,甚至“刚烈”到以死抗争的地步。这样的科技文语言,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富有吸引力啊!
  分析说明方法 科技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科技文所用的说明方法与一般的说明文是一样的,常见的有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等。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分析下面的几段科技文字,谈谈它们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量度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约等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
  2.“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一般彗尾虽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有趣的彗星世界》)
  3.“‘噪光’又叫光污染,言其‘污染’,缘于两个方面:一是指‘白亮污染’,如繁华街市中不少商店或建筑物使用大块镜面或铝合金及白瓷砖装饰的墙面等;二是指‘人工白昼’,即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有的强光直冲太空,光亮所及犹如白昼。据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人工白昼’影响健康,有84%的人表示影响晚上睡眠。”(《噪光污染》)
  感受科学精神 科技文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科技世界,当我们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所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神秘的科学现象、最新的科技动态、奇妙的科技产品,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崇高的科学精神。读《克隆技术》,我们为科学家的执著精神而折服;读《载人宇宙飞船》,我们为科学家的探索勇气而赞叹;读《高科技污染》我们为科学家的深思远虑而感动……无论我们以后是否从事科技工作,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科技文中学到审慎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阅读科技文其实并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对科技发展拥有浓厚的兴趣,对科学奥秘拥有探究的精神,对科技未来拥有美好的憧憬,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