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外婆

作者:盛 开




  有些人说中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可以坚定地告诉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至少我不是!至少我的母亲不是!至少我的外婆不是!”
  我小时候外婆常对我说:“你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当我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的鼻子酸酸的……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她的一生和她对我说过的话。
  外婆出生在一个殷实人家,她的父亲在老上海开了一家广式的“群芳君”,专营广式点心和糕饼等。店铺很大,在老上海的历史中也能查到。当年日本人轰炸上海虹口区,外婆的父亲连同“群芳君”一起消失了……外婆的母亲就靠着一台缝纫机帮人缝缝补补把几个孩子拉扯大。
  外婆15岁时就去了纺织厂做工。当时的她已经是个有主见的大姑娘了。她活泼,勤奋,爱唱歌,爱跳交谊舞。15岁的她已经和她的母亲共同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家中的大事都由她来决定了,她还利用业余时间上完了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工厂要派优秀的女工去北京读大学,外婆有幸被选中。可当时的她太有主见,放弃了这个机会,留在了上海。因为外公也为了她放弃了香港银行高级职员的工作回到了上海。我想这时的他们一定非常相爱。外公用所有的积蓄在静安寺附近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当时外公很多事都听外婆的,外婆信佛,每月都要去静安寺烧香,所以就在那儿住下了。
  后来外婆生了两男两女。家中还有三个老人:外公的母亲,外公的两个婶婶,三个老人全靠外公外婆供养。此时家中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姨婆和姨公被打成反革命,没了房子没了工作,一家四口生活没了着落。外婆马上将一间屋子腾出,收留了他们一家四口,外公面对如此有主见的一个女人也什么都没得说了。随着中国与波兰、印度外交关系的中断,在领事馆工作的外公失业了,外公只好打零工,外婆成了家中的支柱。可是祸不单行,外婆所在纺织厂被迁到了福建,外婆死活不肯离开上海,离开这个家。新的工作地点离家很远,她就每天走两个小时的路去上班,为的是多省下两分钱路费。外公不忍心就一直劝她:“坐车吧,不然人要累坏的!”“我能行的!”她坚定地说。面对一个如此有主见、如此坚强的女人,外公无比满足。
  当时外婆邻居一家两个大人七个小孩挤在一间不足12平米的小屋内。生活极困难。每到月底总是揭不开锅,七个孩子就在门口饿得直哭。此时的外婆总会给他们两碗米说:“烧饭去吧!别饿坏了孩子!”
  多年来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外婆总是很乐观,很有主见。她爱生活、爱家庭、爱孩子,也爱美。她让四个孩子每人学一样技艺。妈妈和阿姨是学围棋,大舅学游泳,小舅学发电报,且都学有所成。妈妈是中学生围棋比赛中上海市第一,阿姨则是全国大学生围棋比赛的冠军,围棋六段。小舅是市发报比赛第一,大舅则横渡了长江。外婆每两年就一定要粉刷一次房子,而且她要亲自动手,每次都是不同的颜色。湖绿的、粉红的、天蓝的、奶黄的……尖尖的屋顶则永远是雪白的。听妈妈说有一次粉刷屋子时,外婆让妈妈扶着扶梯,可是妈妈没扶住,外婆连人带涂料一起重重地摔了下来!妈妈吓坏了,可是当时外婆爬起来时,脸上还是笑眯眯的。不过涂料浇得她一头一脸,洗了好多次才冼净。事后被吓坏的妈妈问外婆:“妈,你怎么不骂我?”外婆慈爱地看着妈妈说:“小傻瓜,你已经吓坏了,妈妈要是再骂你,你的胆不是要被吓破了吗?这事妈做主!不告诉你爸!”妈妈在外婆的教育下长大……
  我从小调皮,在妈妈肚子里时就这样。别人头朝下,而我却是坐在妈妈肚子里的。最后妈妈被开了一刀,我就此问世。这时的外婆已经体弱多病,可是她为了让妈妈坐好月子,坚持带我。由于我习惯于“坐着睡”,所以一让我躺下就大哭大闹。外婆就这样让我保持站立姿式抱着我睡了一个月!外婆的腰就是在那时坏的。
  从我有记忆起,外婆就一直说:“我外孙最聪明!将来一定最有主见,最有出息。”但是妈妈一直责骂我,我就是在外婆的“糖罐子”和妈妈的责骂中长大的。考中学时父母意见不同,还是外婆有主见、说话有份量,她老人家帮我决定了要报考的中学,后来我果然考取了。从那时起,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做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
  外婆生命的最后两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当时她患有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压。她总是对外公说:“老头子啊!我走后你怎么办呢?”一次外婆将母亲叫去说:“我走以后,你当家绝对不许反对你爸再找老伴!知道吗?!”妈妈含泪答应。在外婆住院后不久,我父母就离异了。妈妈为了不让外婆担忧,就把事瞒了下来。可是哪里骗得过聪明的外婆啊!外婆对母亲说:“我最担心的是我的外孙,你再累也要把他拉扯大啊!”妈妈和外婆哭成一团……
  1996年10月6日,一生为别人着想的外婆,很有主见地选了一个星期六,静静地在她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走了……当时休息在家的邻居和那些得到过她帮助的人一个一个、一家一家地来给她磕头送行,楼道里全是花篮。他们好多人都讲了外婆生前是怎么帮助他们的,其中许多事连外公也不知道。我静静地来到外婆身边,在她老人家耳边轻轻地说道:“外婆,你放心地走吧!我会做一个像您一样有主见的人!我会照顾好妈妈的……”虽然外婆已经走了,但是我相信她一定听见了。
  写到这儿,我的眼眶已经有些湿润了,有些写不下去了……如果以后谁还说中国人没主见的话,请看看我外婆真实的一生吧。
  每当面对重大考试时,我都会想起我的外婆——一个一生为人着想、有主见的女人,也会想起她对我的说的那句话:“做个有主见的人!”
  
  〔推荐人语〕
  
  本文获“中华杯”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小作者选取外婆一生中几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外婆是有主见的人,作为旧社会的一名劳动妇女,外婆这种有主见的性格使她将家庭、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这种性格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母亲和“我”,让“我”在成长道路上也有自己的主见。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新奇的结构,但平实质朴的语言中却蕴含了小作者的深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大概是本文在诸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