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滴石文学社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滴石文学社成立于2000年9月,由青年作家施向军老师领衔指导。目前该社拥有社员170余名,出版社刊《滴石》10期。社员在《诗刊》《语文世界》等国内十余家报刊上发表百余篇(首)文章,获奖80余人次。文学社获“全国中学优秀校园文学社样板社刊”称号。
  
  考试
  
  艳阳高照,炽热的太阳把大地晒得喘不过气来。可树却越发精神,洒下一片片绿荫。黑板报上的倒计时也越发的显眼,还有40天。今天却是一次模拟考试。
  李老师从校门口走进来,她用书遮住强烈的阳光,忽然她看见一个人站在树荫下,她走上前问:
  “您来找人吗?”
  “是的。”
  李老师认出了他,他是李老师班上差生小王的父亲,再看看他这一身穿着,不禁让李老师感到心酸。
  “这太热,到楼梯口坐会儿吧,那凉快。”
  “不了,乡下人,晒惯了。”
  李老师没再说什么,她去巡视自己班的考生了。但让她看见了她不愿看见的一幕:当她走到窗口时看见小王正在睡觉,试卷上糊乱涂了几个字。李老师走进去,对监考老师说了几句话之后,对小王轻声但不乏严厉地说:“跟我出去。”
  小王不屑一顾地对着李老师,面无表情地走了出去。
  李老师把他带进化学实验室,面对一个温度计,让他读出今天的温度。
  “今天几度?”
  “38度。”
  “看窗外。”
  他看见了树荫下的那个人,转身欲走。
  “站着,别动,直到收卷铃声响了。”
  李老师看见他眼中有种闪闪发光的东西,喉节动了一动,又不时看着温度计……
  
  诗“说”
  
  在学习之外,我的另一片天地便是读诗。
  我喜欢诗,喜欢那凝练的句子,喜欢那如画的意境,喜欢那深奥的哲理,更喜欢那特有的灵气。
  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迷人壮景,也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不屈不挠,也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也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狂……
  在这里,你可以遨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遨游之后,你便成了富翁,知识与精神的富翁。
  读诗如茶之愈品愈香,抑或如酒之愈酿愈醇,也是一种享受。读久了,便能读出些滋味来。
  醒时读,似深山上的泉水,清澈而又甘甜;醉时读,如雾霭中的大山,迷离而又难辨。忧郁时读到开心,迷惘时读到友爱,彷徨时读到真诚,悲伤时读到欢乐,失意时读到自强……在这里,不仅读懂了欢乐与甜美,也读懂了悲哀与苦涩。
  在细细品读中,你会忘记痛苦,忘记寂寞,忘记悲伤,忘记失败,忘记过去,忘记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中,欣赏诗,拥抱诗,感受诗的节拍,诗的韵味。在经受诗中喜怒哀乐融化之后,又被悲欢离合重新铸造。
  众里寻他千百度,走遍了千山万水,经历了百转千回,才知道了在我学习之外,我的另一片天地原来是你——诗。
  
  感受亲情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贯穿于每个人从生至死的整个历程,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爱。
  
  父爱
  父爱如山。父亲的脸往往是严肃的,给儿女的感觉,如同一块寒冰。其实父爱是一座火山,寒冷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
  父爱是一本厚厚的书,让我们付出一生的真情去读也读不完。父亲一生的沧桑与智慧,能让你坐下来真诚地聆听许久许久。
  父爱是博大的,无私的。我们每一步的成功与失败,都牵动着父亲的视线。父亲的目光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父爱不是一道美景吗?
  
  母爱
  如果说人生的道路上时时有父爱的目光,那么母爱便如同穿在身上的一件长衫,盖在身上的一条棉被,与我们永远相随。
  母爱如水,所有的叮咛、嘱托、唠叨乃至埋怨,都表现女性特有的对下一代关爱的细腻、周到和清澈透明。
  母爱如丝,它把母亲与儿女的心连在了一起。我们的每一次心跳都同母亲产生共振,或急或缓都会牵动母亲无言的思绪。
  母爱是最真切的,这份亲情会保护我们的一生。无论何年何月,无论天涯海角,母爱都会萦绕身旁。
  母爱是一道特别的美景。
  亲情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亲情是一杯陈年的美酒,亲情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亲情更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
  
  老街
  
  老家,有一条老街,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老街,还不到一里长。
  老家的历史写在老街的脸上。
  老街是一架古老的琴声,细细密密的雨珠由轻而重,低沉的节奏有一种寂寞与凄凉。时而有一股细流沿瓦槽屋檐潺潺而下,像一声声美妙的琴声流过小街。
  难忘的还是雨后,轻轻地飞过小街青石上的流水,踩出一串串水花,四周一片清新,这时胖嫂的小摊上锅里的水一定沸腾的冒泡,递上两个硬币,一碗飘着蛋丝葱花的馄饨便立刻送到嘴边,抑或到小卖部买一块枣饼,于是酸酸的味儿便浸透了一个黄昏。没钱的时候就看保健站的医生小心翼翼地把药给一个又一个的病人……看久了,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乐趣,当然每一个地方,每一种心情。
  我不能解诗的年龄,诗就写在老街的身上,几乎每个未长大的孩子都喜欢老街,几乎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想离开老街,因为老街的天地实在太狭小了,父亲终于走出了老街,却在外面闯荡数年后又返回老街,又是一道难以理解的风景线。
  辅着石子的路面,灰蒙的房屋,七零八落的店铺,唯有偶尔一辆瞬间驶过的汽车扬尘而去或是谁家小孩的哭声夺窗而出,给老街带来几分生气,几分活跃。
  其实,不到一里的老街是与历史等长的,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已踏上征程。
  
  窗外飘去一片云
  
  想起生活中的美景,便觉得自己很渺小。我认为美并不是在表面上体现,而是在心灵。
  那是在我心中的一片美景:你是一朵寂寞的云彩,我是一只寂寞的蝴蝶。我跟随你四处飘泊,但我愿意,就在那个森林,那个我记忆里时刻记忆犹新的森林。不知道在哪里,我迷路在茂密的森林,你隐没在空阔的天际,我再也找不到你,看不见你的踪迹。
  此刻,窗外飘去一片云,我仿佛又看见了你,那个令我思念已久的远在他乡的你,记得我们当初认识的那片场景,始终是令我很感动,你的书签始终在我的日记中。
  每当我听到风铃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一阵微风吹过,当一片云飘过我的窗前,我就会想起你。
  玲,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当初相遇和分别的情景,那始终是我心中的美景。
  在那一片云飘过大街时,我们同时仰望感叹那实在是太美了,只是那一刹那间似乎有一种东西在我们的心头萌生。
  但也是在那一天,你我分别,事实总是残酷的,我站在窗前,恰好有一片云飘过,似乎看到了云,就会想起我们之间的友情,不管将来怎样事过境迁,我们之间的友情将永远都不会改变。
  
  再别江南
  
  站在紫丁香的氤氲里
  遥望
  田田的莲叶又刺痛了我
  寻寻觅觅的视线
  亲切的竹林轻轻地牵手
  桃花红里的鹧鸪低低地呢喃
  默默握住小桥下无言的流水
  缠绵的菱角秧上滴满了
  晶莹的思念
  那披风的柔柳下
  是谁无语的眼泪
  又把我沉重的步履打乱
  荷叶罗裙一色裁的妹子哟
  你秀口里的采莲曲
  是否从此就要在我的渴盼里
  平平仄仄的搁浅
  水乡秀女呵
  你的低吟浅唱一如十里荷花
  早已把我膨胀的记忆开满
  红蜻蜒静静竖在沉默的野百合上
  三万朵芙蓉又开向了谁脸的两边
  竹篙青青
  划不动一朵粉红色的梦
  西湖里的斜阳在我的梦里沉淀
  江南的碧波里
  我甘做一朵千年不醒的睡莲
  暗香浮动婉约的黄昏
  妹妹哟
  夕阳箫鼓的柔韵里
  你可还会羞怯怯横笛在渔舟晚唱
  湿漉漉的思绪一如那低低的积雨云
  油油的红斗笠
  遮不住我刻骨的依恋
  双手捧满斑斓的星辉
  别离的笙箫里谁又把栏杆
  轻轻拍遍
  凝愁的波心
  再也荡不动二十四桥明月夜
  明日的乌篷船
  就要远别残月下的杨柳岸
  江南呵
  我吮过你的春雨
  品过你红出墙的杏花
  却不能裁下你缤纷的鸟语一片
  我要走了
  只带上一双让眷恋揉红了的
  泪眼
  
  江南的黄昏
  
  细雨如织 又一次
  打湿了芭蕉羞涩的俏脸
  云深处的鸟啼
  湿漉漉的 空灵而辽远
  斜风里
  雨丝和青箬笠达成了默契
  正忙着
  侍弄含青吐碧的秧田
  老水牛溅飞了水灵灵的笛语
  在草里
  倾吐着无尽的悠闲
  田田荷叶里
  轻轻划过
  柳叶系成的小船
  你看你看
  那俏皮的红蜻蜒
  悄悄捧起
  莲朵那羞红了的笑脸
  轻漾的桨声里
  黄蝴蝶
  倏然飞上牧鹅女如墨的发辫
  芦花下
  洗涤过的红红的斜阳
  在老汉悠然的烟圈里
  忽隐忽现
  土腔土韵的蛙鼓
  一声声 一声声
  在泥土里
  把乡间薄薄的暮色轻轻铺展
  溢满稻草香的袅袅炊烟
  在天际
  羊毫般挥洒江南乡村的水墨画
  古老的江南村庄
  在一根七岁的缰绳后 蹒跚
  
  好人
  
  一天,我上街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角落里,还不时指指点点说着什么。出于好奇,我也钻了进去。只见一个姑娘跌倒在路边,旁边站了个小伙子,很关切地问姑娘道:“姑娘,你怎么啦?”那姑娘忍着痛说:“我骑车不小心跌倒了,你们谁送我去医院?”那小伙子一本正经地说:“那有没有报酬?你知道,现在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齐,没钱难办事。姑娘你说是吧?”那姑娘听了什么也没说,从钱包里掏出100元钱给小伙子。谁知那小伙子手一摊:“就这么点钱?不行,最起码给300。”那姑娘撇撇嘴。不情愿地拿出300元。那小伙子微微一笑,接过钱,马上扶那姑娘起来坐上摩托车,在众人一片指责声中,离开了出事地点,驶向医院。
  我的好奇心很重,想去医院看个究竟,也就跟到了医院里,见那小伙子正盯着手里的300元钱若有所思。不久,一个护士走过来向他,他不耐烦地说:“瞧,这位姑娘受伤了,你带她去治疗一下,别妨碍我挣钱。”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围观的老人,不住地叹气:“唉,现在的年青人都怎么了?脑子里想的除了钱还是钱,这今后的世界将会怎样呢?”
  我刚想走,瞧见一群人急匆匆地走进医院,看样子好像是那位受伤的姑娘的父母和亲友。他们一出去,就听了那姑娘的哭诉,一个个愤愤不平,七嘴八舌,咒骂那个乘人之危的年青小伙子。
  这时,那个小伙子又来了,手里还拿着东西。我猜想是用那姑娘的钱买的。他一进医院的门,就被姑娘的母亲指着鼻子骂,那小伙子也不还嘴,任她骂,好像是自己觉得理亏了。
  过了良久,那位母亲终于骂完了,那小伙子才开口说:“其实不是我贪钱,你瞧,你女儿的钱都成了这些东西,因为我怕我救了她后,你们一口咬定是我撞的那姑娘。如果她不肯开口说实情,那我不就是栽了?现在的人啊,谁会见死不救呢?就是所救了人后反被污蔑成肇事者,蒙受不白之冤,也就是怕惹麻烦:如果我要了报酬,别人就可以替我证明,是为了钱才救她的,就不会有麻烦。”说着说着,他突然大叫了一声:“啊,我要迟到了。”说完,也不等他们道谢,把东西放在姑娘床边,头也不回就走了。姑娘一家人站在原地怔怔的,好久,她母亲才说了一句话:“好人啊!”
  
  走进母亲的世界
  
  母亲,一个温柔亲切的名词,而这个名词的真正含义,直到今天我才有深切的理解。整整13个春秋,面对总在一旁默默无闻忙忙碌碌的母亲,我竟一直毫不在意,从未帮她做过任何事,甚至连一句体贴的话也不曾说过。
  我很小的时候,算命的说我是木命,母亲是金命,金木相克,很难融洽相处,所以外婆一直让母亲把我过继给一对同我命相同的夫妇,也就是认干爸干妈。我当时一听要喊别人爸爸妈妈,而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喊叔叔婶婶,顿时吓哭了。母亲见我这样,便下定决心似的说:“好,我们不认了。我就不信这个邪!”从此,母亲在照顾我的生活方面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不合我的意,每次我发脾气时,她总是默默地不出声。
  或许是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坏,稍不如意,便会大发雷霆。一次,我犯了一个错误,可我死活也不承认,硬是要说自己是正确的,在沉默许久的母亲面前,我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没了。这次,不知母亲怎么了,忽然一副十分生气的样子看着我,然后伸出了巴掌,我忙用手去抵挡。可无意间我的手被母亲的指甲给划破了几道口子。但我却觉得自己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整整好几天都不与母亲说话。每当母亲刚开口与我说话时,我总是找借口走开了,随后只听见背后一声长长的叹息,就在我忘记了那次不愉快,早就与母亲和好后偶尔的一次谈话中,母亲对我说:“孩子,那次真的是我不对,我不应该打你,你别记恨呀!”说着说着,母亲的声音竟有些哽咽。我急忙笑着说:“妈,你的记性怎么这么好,我早就忘记了,再说,那次你教训的也对。”边说着我边拉着妈妈的手。天啊!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又黑又瘦结满厚厚茧子的一双手啊!我不相信!记忆中母亲的手是又白又嫩,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呢?短短的三年时间,母亲的手与三年前简直是两个人的手啊!看了母亲的手后,我似乎明白了一点关于母亲的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