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0期

桃花源的空想与理想

作者:王海燕




  《桃花源记》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帧人间胜景,勾画了一幅理想蓝图,每读到它,我们都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而这篇世代相传的古典美文,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尚待挖掘。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它。
  ——主持人:阿 长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名字是以政治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写进历史教科书的。陶渊明的名字则是以文学家的身份写进文学史的。但每每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却不由得不想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实际上圣西门他们是19世纪初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陶渊明却是生活在4-5世纪的。1400年的时空,说不清是文学在维系着还是理想在支撑着。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制度的许多天才设想,消灭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消灭三大差别等等,甚至提出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思想。消灭阶级,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对立,没有阶级差别的社会,这些天才的设想和对未来的卓越预见,为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思想素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之一。
  陶渊明早年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他是在多次出仕未能实现壮志的情况下,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他期望努力躬耕,寄情养性,“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晚年,他以美好的憧憬创造《桃花源记并诗》表现出诗人奋力探求后冷静的思考与热情向往美好社会的理想。《桃花源诗》侧重介绍了桃源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写桃花源中人人参加劳动,共享天伦之乐的生活。“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展现的是一个自食其力,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大同社会。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的愿望。它闪耀着高度的理想的光辉。
  陶渊明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当时他们所处的社会进行了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对社会制度进行全新的设计从来都是些伟大的人所想所做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思考与设计都早已超出了对一己之利的谋划。对现有的社会制度进行一种批判性思考,需要勇气。创立出或者是描绘出未来社会的样子,需要智慧。建立在勇气和智慧的根基上的东西是让人无法不尊重的。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常怀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吟咏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这种在“穷”的状态下还胸怀着天下读书人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但较之陶渊明来说,杜甫这种情怀更像是一种同情心,不是以整体社会为着眼点的大理想。
  臧维熙在《关于<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中写道:一千多年来,在中国古代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王维《桃源行》),“尘心如垢洗不去”(刘禹锡《桃源行》)。也许,愈是神秘愈能叩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出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