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0期

中考只考作文的负面影响

作者:唐建新




  今年,深圳市中考在抗击“非典”的特别时期作出了重大变革:减少考试科目和各科考试时间,即将过去考六科减少为三科,即语文、数学、英语,不再考物理、化学、政治,语数外每科考试时间由过去的100分钟、90分钟统统减少为60分钟,还明确宣布语文只考作文。
  虽然深圳1994年就宣布已经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但是,如果对选拔性的语文考试只考一篇作文,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我们对只考作文并不陌生,中国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就是只考一篇作文,这种考法适应了农耕时代的选拔要求,满足了超稳态的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揣摩上面的意图,代圣人立言,演绎正统道义。这种考法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高考(虽然文史类也作为附加题考一点点文言文翻译,但主导性的试题是命题作文)。改革开放以来,出于对知识的渴求,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知识性内容增多,致使一些人连考几年以增加知识积累才考进大学。当时作文只占30分或40分。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特征显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呼声日渐高涨。1984年高考语文开始了现代文成篇文章的阅读考查,1992年开始了科技文的阅读考查。至此,我国选拔性最强影响最大的高考语文试题,始终把阅读及语言运用的比重放在60%,而把作文控制在40%。只是1997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语文教育大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强烈要求只考一篇作文。但是,六年过去了,高考仍然坚持作文的比重不得超过40%。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社会对普通公民在阅读上的要求大大超过了写作。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如何根据需求高速有效地进行搜寻甄别、分类提纯处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绝大多数人工作与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写作则降到了非常次要乃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荷兰教育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抓语言阅读,高中毕业生必须且普遍掌握了三四种语言进行阅读,使得他们的国家发展得非常好,社会福利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
  可以说,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1992年语文教学大纲语)这一说法已经不大符合当今社会对语文的要求以及语言教育自身的实际了。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年4月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不再保留此一说法,这既代表了国家意志要与时俱进,也表明了语文教育理论界对写作能力的客观态度。因为今天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五方面的学习内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只占五分之一;高中更贴近社会需求,要求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阅读及其他的语文能力的提速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写作的能力了。
  中考只考一篇作文的先例在1998年的上海闵行区出现过。当时闵行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全国六个中考语文试题命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大胆进行探索,就是只考了一篇作文,结果遭到非议,第二年就改弦易张了。想来,这是与语文教育的实际不符合,与高中教育乃至社会需求不吻合所导致的结果吧。
  和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我国的学生不会阅读,不会快速获得所需的大量有效信息,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坚持中考只考一篇作文,期望在500字(大纲及课标的要求,深圳市今年中考超过大纲课标的要求写600字)的短文中准确考查好学生的语文水平,这是很困难的。篇幅短小,偶然性增大,判卷的主观性、随意性使得语文成绩在选拔中的比重将会变得无足轻重。要想多数学生增加对语文学习的投入则会成为泡影。社会的浮躁,学习的功利,将会使得不少的人把精力投放到作文上去,不再扎扎实实地去学习理解积淀的民族文化以及人类的优秀文化,经过精心编辑审定的教科书也容易被抛掷一边,反正与中考作文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学习的随意性、浅表性(阅读)与投机性、功利性(写作)将得到蔓延,危及一代代人的文化心理构建,使得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愧于时代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