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与学生心智模式的优化构建

作者:吴鉴世




  心智模式的理论解释版本很多,就语文教学的本位而言,可以理解为:个人受语文素养和价值取向、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独立人格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长期影响,所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心智模式的优化构建呢?笔者以为有以下三点做法可以借鉴。
  
  一、提升创新思维品质,挖掘学生心智潜能
  
  人的心智潜能与生俱来,青少年时期的深度开发和有效使用,往往对语文学习的依赖与日俱增。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对学生心智潜能的挖掘有功到事成的理想效果。现实生活处处有语文,就连说笑打骂都可以拿到作文课上说事儿。语文的这种独特性给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可能,给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心智潜能提供了空间。
  1 鼓励学生超越。开发学生心智。就要提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马说》时,不少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有些事例为证,对当今“伯乐”的“有色眼镜”与“千里马”素质的判定标准提出了很多质疑。尽管有些质疑明显有失偏颇,甚至愚昧可笑,但任教者还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基础上,纠偏与引导并举,使学生从古今文化背景差异的对比和点面关系的辩证解析中,逐步理解了《马说》的真正内涵。这位老师赞赏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激发和保护学生尝试探究的勇气,激励、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心智潜能。
  2 留足思维空问。语文教学允许学生有认知的差异,教师要凭借自身熟练驾驭课堂的艺术,将广阔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点燃智慧火花、展现独特思维个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笔者曾参加过《愚公移山》一课的研讨。在课堂上,有一学生竟然出乎意料地举手发言,表示赞赏文中“智叟”的观点。执教者顺水推舟,运用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围绕愚公的“愚”与智叟的“智”进行辩论,起初还是“智”“愚”参半,但到后来,文章的寓意越辩越明。众多思维火花的碰撞,使每个学生的心灵都被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所震憾而受到了洗礼。
  3 培养求异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跳出老师的预设,在生成中求新求异求突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据说小品《现代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与杨白劳地位的颠倒,就是故事编者受学生在课堂上辩论发言的启发,针对现实生活中“欠债的是老子,要债的是孙子”之类现象而产生的写作灵感。有些求异的思维,尽管不乏幼稚成分,但其间所承载的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客观功能是客观存在的。
  
  二、提升文本感悟品位,丰富学生心智内涵
  
  语文文本素材是许多专家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具有特定的人文性。充分运用文本,是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
  1 涵咏文本,触发感悟。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涵咏文本,反思生活,品味人生,体悟凝重的生命价值。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去文本化”的现象。曾经听一位老师上《飞红滴翠记黄山》一课,整堂课学生未碰课本没拿笔,除了看多媒体播放的画面,就是分组讨论,小小组、大小组、大组,依次进行,不厌其烦,黑板上的板书一字未见。缺乏实际意义的活动形式,亦步亦趋的程序设定,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游离于文本之外,一头雾水的学生很难从与文本的对话中触发感悟,积累经验,发展心智。
  2 创设情境,品味人生。运用文本丰富学生心智内涵,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凭借教学智慧,紧扣语文教材,创设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悟人生百味。曾经参加过《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的研讨。老师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效果,加上老师的真情投人,创设了非常感人的教学情景,令所有在场师生潸然泪下,总理的无私、真情的伟大、生命的凝重,无不感觉至真至深至善至美,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心智内涵。
  3 有效引领,解读生活。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引导学生解读和体会;要在自身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依据文本本意,去引领学生发现、生成、探究;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通过与文本的有效交流,正确解读,品味生活,达到不断提升、逐步丰富心智内涵的目的。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多有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或语段的要求。所以,创设语言环境,强化诵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知、知中悟、悟中品,应成为语文课堂强化读书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手段。
  
  三、提升内在需求层次,改善学生心智质量(略,具体内容由于篇幅限制,不便展开)。
  
  总之,引领学生心智模式发展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以上三点仅为抛砖引玉,还望广大教师朋友去做不懈的、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吴鉴世,语文教研人员,现居江苏如皋。
  
  本文编校: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