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谈语文课堂中链接教学的误区

作者:俞 燕

师便认为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就不能算是新课标教学,从而借鉴表演、娱乐等节目的表现形式,变讲台为舞台,变教室为演播厅。
  一次在南京听课,一位资深老教师选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除了简单的导人与课文介绍外,从头至尾就只有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王熙凤?学生发言踊跃,出语不俗,充分体现了一个文化大省的学生的高素质、强能办,课堂成了展示学生才能、奇思的舞台。但惊羡之余我们能否反问,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们怎么可能奇思迭出、妙语连珠呢?作为词汇量相对丰富的语文教师也很少人有这么敏捷的思维,这只能归结为学生的充分准备,因为我看到起来发言的同学手里几乎都有一张写满字的发言稿;学生的这种语文素养有多少是从这节课中获得的呢?这到底是从学生的肚里往外掏东西,还是往学生肚里装知识呢?
  类似这样慷慨激昂的演讲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又何止这一位教师呢?走进最普遍的常态课,我们会经常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抢答,有辩论,有演唱,有访谈……借尸还魂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成为常态。难道不改变形式就不是改革了吗?课堂没有笑声、掌声,教学就没有效果了吗?
  教学的各种链接而生成的课堂教学新形式,能辅助学生感受情景,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不少表演活动往往表面繁华热闹,实则内容浮华空虚,很多时候并不能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反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失落。
  课堂上,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缺少情感、道德因素的链接形式,不合时宜的链接形式,缺少深度的链接形式,没有层次性的链接形式,会造成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曲解,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课堂目标也随之失落。新课程虽然强调开放,强调拓展、延伸,强调多元化,但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没有准绳。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基准点,在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中都不能偏离。只有以把握文本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才不会导致在教学中偏离语文教学的轨道。离开了教学目标的教学。一切都是枉然。
  新的教学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但一定要明确:它只是辅助学生感受情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现有感情阅读的一种手段,切不可滥用。17世纪的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卢梭说过,当教育追求实利残害学生身心时,“学校便成为心灵的屠宰场”。套用卢梭的话,当链接形式不适当时,会导致学生浮躁、马虎、懒惰,造成传统文化继承的断裂,文本在课堂上无立足之地,最终迷失价值标准。
  看到这些语文课堂中因链接不当而导致的教学误区,我们是否应该深思,只备课标,不备学生,本末倒置的语文课堂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教师与其花掉大量的时间去精心设计各种表演形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还不如把这些时间和心思用在引导学生如何有滋有味、入情入理地对真实文本进行品读、咀嚼和玩赏上,让学生在读中萌发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语文学科的特点也正在于此。
  俞燕,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本文编校:左晓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