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让肖像描写回到学生作文中来

作者:蒋镇一




  当前,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往往强调了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而对表现人物的手法则有些忽视,因而导致学生描写的功力普遍下降,学生不会描写,不善描写,记叙文中概念性的句子颇多。这里就肖像描写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
  
  一、从培养学生的自觉观察力抓起
  
  为什么培养自觉观察力如此重要?因为它是作文重要的基本功。鲁迅在总结写作经验时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就是强调观察和积累素材的重要。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也是从培养自觉观察力、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开始的。他带莫泊桑到街道上、市场里走走,观察,然后要莫泊桑细致真实地写出所见景象和人物。这样,莫泊桑终于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界的明星。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说明,自觉观察是思考、积累、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虽然接触了不少人物,各种事件,如果不是自觉地对人物、事件进行观察,印象在头脑中一般是不鲜明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印象就从淡薄以至消失。反之。如果自觉(有意识地)观察人物,事件,印象在头脑中就十分鲜明,还会时时在脑中浮现,历久不忘。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自觉观察和不自觉观察大不一样。一次,写《一位好课代表》,要学生在班级的几个课代表中取材。大部分学生集中写了数学、物理两位课代表。可是这两个肖像描写却似一个模子里浇铸出来的,看不出各人的性格特点。我们抓住这个例子。向学生说明这段描写虽然都是客观的,但却没有一点区别,没有各人的特点,这显然是没有细致观察造成的。教学生如何留心观察自己所要观察、描写的对象。然后要求再重写这篇文章。结果,许多学生写得比较成功。有的写数学课代表:
  “十七岁,剪了短发,在胖胖的脸上戴了副白色的眼镜,他的右手不时地把眼镜往上推。每天早自修,他就站在课桌边用右手推着眼镜高喊‘交数学薄了’,于是他走到小组长面前去收,遇到缺交的,就严厉地责问,认真地记下缺交者的姓名,那副模样真使人有点害怕。”
  那位物理课代表,有人这样描写:
  “他剪着平顶头,圆圆的脸戴了一副深红色秀琅架眼镜,穿着一套很整洁、熨得很挺的短袖衬衫。每天早自修,他一声不响地从左到右地一排排地去收物理练习薄,遇到未交的同学,总是微笑地询问原因,并记下姓名及情况。谁有难题,他立刻轻轻地告诉他应怎样做,直至帮助他做好为止。”
  这样写,不但把各人的相同处写出来了,而且写出了不同特点。通过写作实践,学生懂得自觉观察的重要,也基本掌握了自觉观察的方法,他们观察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了。我们就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小仓库”上增添一项内容:平时观察的人物肖像画,为写作积累原始的生动的素材。不少学生开始自觉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从课堂里,学校里到里弄、社会,观察范围逐渐扩大,内容逐渐丰富,程度逐渐深刻。他们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即使描写对象与自己朝夕相处,如果不进行自觉观察,就只能写表象,不能看到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也不能获得真正的素材。
  
  二、从教材的范例中吸取营养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名家作品,它们提供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肖像描写的范例,必须充分运用,通过范例,使学生懂得肖像描写的许多知识。当然也可以适当介绍课外的范例作补充,但应以讲深讲透教材的范例为主。如果离开教材来讲,势必抽象,理论化,学生不易接受,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讲深讲透了,学生才能理解、消化,运用自如。
  《藤野先生》的开头一节,作者描述日本东京上野公园里的“清国留学生”们的肖像,包含了鲁迅先生的斥责、讽刺的感情,写得细致,又有点儿像是寥寥几笔的漫画,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当前现实中的部分青年的情形,是否有相似之处,并要求给当前这类青年作个肖像描写。由于学生理解、消化了范例,而这类青年又是司空见惯的,所以很快就把知识溶汇成自己的东西,兴趣盎然地写起来。有一段这样写道:
  “……星期日,人民公园百花齐放的时节,游客如云,但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走在现代化最前列的‘中国洋人’:披着卷曲的长波浪,穿着花俏的衬衫,拖曳在地的各色喇叭裤,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还戴着盲公镜,尽管天气是未见太阳的阴天。他们真正是雌雄莫辩,摇摇晃晃,如醉似狂,实在时髦极了。”
  读完这段文字时,大家都笑了,都说写得生动形象,既模仿课文,运用了课文的词语、写法,也抓住了这些“中国洋人”的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憎恶之情。
  总之,讲深讲透范例,不是一掠而过,也不是轻描淡写,是学生掌握肖像描写的重要保证。否则,如果学生既不会掌握自觉观察的内容和方法,也不会学习范例,肖像描写就一定失败。范例是典型,是最好的滋补营养品,学生消化了它,溶汇成自己的,身体才能强健。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范例的正确使用。
  
  三、有计划地进行基本训练
  
  将语文教材中有肖像描写的部分排一下队,各有什么重点,然后可结合教材制订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计划。
  所谓单项训练,是把肖像描写分为1 容貌;2 眼睛;3 衣饰;4 神情;5 姿态;6 动作等部分,然后按教材顺序,根据范例来排单项训练的内容(不必按上述这六个部分的次序)。
  如容貌,是指头发、头部、五官,当然,在描写时不必全写到,还是要有重点的。
  如眼睛,指眼睛、眼神、眼光;也指人的特征。可结合《祝福》,着重分析作者几次描写祥林嫂前后不同的眼睛,这一系列眼睛的变化,揭示了她的性格和遭际的变化。我们不能要求在一篇千把字的作文中,也写出种种变化,但必须使学生在肖像描写中有意识地“画眼睛”,懂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道理,要反对那种千篇一律“乌黑的大眼睛”的写法。还可以在教《故乡》时,问学生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他们会说“杨二嫂”。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因为把她写成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如果把她改写成“我吃一吓,赶快抬起头,却见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人物形象就十分模糊了,因为没有写出特征。可以要学生进行画眼睛、抓特征的单项训练,提高这方面的表达能力。
  单项训练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六七次;但确属难点(如“画眼睛”),在一学期里可以多搞几次(结合教材的范例来搞),以不断巩固和提高水平。安排要灵活一点,要从实际出发。
  综合训练是指用一段文字(集中)或用几段文字(分散)写出人物的容貌(包括眼睛)、衣饰、神情、姿态、动作等。
  《藤野先生》多次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衣饰、说话语调、手势、神情等,教完课后,我们要求学生在本班任课的教师中选择一位来作集中性的肖像描写。并且要求学生在三天里细致观察自己所要描写的教师,一定要抓特征。为此,我自己作模特儿。要求学生说说我肖像的特征是哪些,应该怎么写。开始学生有些顾虑,不敢说,大概怕说得不恰当,会丑化歪曲了教师的形象吧!于是我就作起“自画像”来,我自己讲开了头,学生也大胆议论开了,一下子把我身上的特征讲出了好多,然后我把事先写好的小黑板挂上,把一幅完整的“自画像”展示出来,他们看着看着,都笑了起来,都说像极了!这样,“自画像”既起了肖像描写的示范作用,又消除了学生写作的顾虑,进一步调动了学生选择教师作肖像描写的积极性。第二天,就有几位老师来问我为什么今天上课同学们特别静,目光特别专注地盯视着他们,好像在上下仔细端详什么。这现象说明学生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自觉观察了。过了几天,课堂上交流着各人画的肖像画,学生兴趣很大,由于学生进行了自觉观察,所以画得惟妙惟肖,而且连一些极小的细节、习惯动作、语调等都写出来了,一般都能透过肖像写出人物的精神、性格特征。每当一个学生在朗读自己的习作时,还未读完,也未写出姓名(规定好一律不写教师姓和名),大家便知道是哪一位老师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单项训练是点,综合训练是面;抓好单项训练,才能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训练学生全面的肖像描写的能力。只会单项描写,不能说学会了肖像描写。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蒋镇一,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靖江。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