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

作者:王佑军




  在新课标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新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的亮点。但是它与其他板块的内容又有显著的差异,它既没有教材,也没有进程,更没有学科学习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因此,学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学习主题的选定,往往成为首要的难题。教材中选编的综合性学习材料只能作为学习的引子或选题参考,而不能作为选题本身,下面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与设计,谈一些看法。
  
  一、必须遵循的选题原则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型的语文课,它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调查、实验、观察、交流、协作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健康和谐发展。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多途径,突出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课内外的沟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要达成这样的课程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学会自己走路——自主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什么”、“怎么学”都由学生来决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的专题。因为,在研究活动中,只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因而才能深入持久地做下去,只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课题研究才能顺利地完成;而且,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在这里,教师只能是一个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任何形式的“越俎代疱”都只会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只有充分地“放手”,学生才能逐渐地学会自己“走路”。
  2 挣破传统教育的茧——开放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封闭状态,走出课本,走出校园,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让学生在一种开放、多元、动态的环境中去寻找研究的兴奋点,去探索自然奥秘,关注人类生存,了解社会发展,体验人生百味。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选题中,至少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个系列,通过开放的选题,使人、自然、社会三个要素达到均衡与整合。要防止选题范围的极度窄化,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仅仅理解为“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技能演练”或“语文素质展示”等,出现只重学科价值而忽视人文价值、只重知识与方法价值而忽视体验与精神价值的倾向,把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形式淹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或活动体系中,削弱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存在价值。
  3 选他人所不敢选——创新性原则。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性学力”,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应大胆突破常规选题思路,想他人所不曾想,选他人所不敢选。学生提出的课题,可以是他人未曾提出的或长期被人们忽略的课题,也可以就某个课题提出自己新的观点,也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新的切入角度,这就要求学生在选题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甘居平庸,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标新立异,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同时,也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或干预,并适时适度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4 从小题目做起——渐进性原则。强调选题的创新性,并不是鼓励学生信马由缰,好高骛远,随意选题。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关于选择研究课题的问题时,曾引用了他的导师费米的观点,费米认为:大题目、小题目都可以想,可以做,不过多半的时候应该做小题目。如果一个人专门做大题目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而得精神病的可能性很大。做了很多的小题目以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各种不同的题目里头可以吸取不同的经验,那么,有一天他把这些经验积累在一起,常常可以解决一些本来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要处理好学习主体现有认知水平与客观要求之问的矛盾,严格遵循渐进性原则,充分考虑到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选择一些切入口小且较易实施的课题。切忌急于求成,一鸣惊人。要让学生在初次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就能取得初步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中得到鼓舞。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经验、方法、创造性火花不断进发,不断积累。再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学习范围,提高研究层次,增加创新成分。
  5 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应具备一定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选题才是有价值的呢?不同的人对选题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有的可能偏向应用价值、社会价值,有的更看重知识价值,有的则看重情感和精神价值。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选题,才认为是有意义的,不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选题,则认为是无意义的,这样的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不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健康发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由此看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它任何的价值取向都是次要的,从属的。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选题中,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选题,都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选题,用社会通用的价值标尺去丈量学生的思维。
  6 不要忽视身边的资源——地域性原则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一定要体现学生所在地域的特殊性,要充分发掘地域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研究主题,“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当地现有资源中挖掘学习主题,可以就近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这样,既可以降低研究成本,又可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还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