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与备考策略

作者:王世友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各具特色、缤纷多彩的格局。认真审视与分析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对2009年高考作文备考将产生一定作用。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
  
  我们对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进行一下分析,从中便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与走向。
  
  1 命题风格:朴素显真情,大俗亦大雅
  与前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比较,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最突出的特征是题目更加通俗、平实和朴素。如湖北题“举手投足之间”、天津题“人之常情”、安徽题“带着感动出发”、江苏题“好奇心”、浙江题“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等,这些题不像过去有些作文题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弄得考生一头雾水,琢磨不定。上面这些作文题看似平淡,实则细腻,它不仅大大降低了考生审题难度,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让考生产生联想,一吐为快,有利于考生表达真实的感情。这种命题看起来很“俗”,但仔细品味,便觉得这种“俗”正是一种“雅”,大俗正是大雅,正如陶渊明写诗一样,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便显出平淡自然的风格来。
  
  2 命题原则:高度开放,隐含限制
  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说:“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他指出,高考作文的改革“最大的成就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这无疑有利于对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作出区分”。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开放度是很大的,给考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以上海题为例: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他们”可写的对象是十分宽泛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他们”。“他们”可能是不同的辈份,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可能是不同的职业,如教师、医生、工人、农民、解放军、护士、营业员;“他们”可能是不同的时代,如“80后”一代、“90后”一代;“他们”可能是不同的类型,如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英雄;“他们”还可能是当今活跃在各种媒体上的文艺、体育、学术明星;“他们”也可能是地震中受难的人们和抗震救灾的人们,等等,写作的角度十分丰富,命题开放而有张力。但开放之中又隐含一定限制。如果有人把上海作文题仅仅说成是“他们”,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因为题目有一段说明:“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这段说明既是一种提示,又是一种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段文字,上海题才显得独具特色,韵味无穷。这段说明文字暗示我们,在集中笔墨写“他们”的同时,不能丢失“我”或“我们”,不能撇开“我们”谈“他们”,“他们”与“我”或“我们”是紧密联系的,通过“我们”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认识“他们”,这样才吻合题目中“把视线转向‘他们”’的要求。
  
  3 命题内容:题材多样,贴近生活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表现出题材的多样化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核心内容是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感悟和思考的能力,鉴别考生对生活认识的高度和思想、情感的深度。题材多样化表现在:①紧扣热点。高考作文命题一般不会直接考查当年国内外重大事件,但2008年是一个特殊年份,汶川大地震不仅震惊中国,而且震惊世界,考查这一热点也是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今年有一批作文题直接或间接地考到了汶川抗震救灾这一热点,如全国卷Ⅰ、四川卷、安徽卷、上海卷、湖北卷、广东卷等。②关注自然。考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环境保护问题。如全国卷Ⅱ、全国卷Ⅲ、江西卷涉及到了这一类问题。③探讨人生价值观。辽宁卷提供的材料是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中的一组数据,要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这道作文题很有创意,把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直接纳入高考作文的范围,体现出一种崭新的视角。④考查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浙江作文题“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命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和表现生活,让考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去观察、体验、思考都市或乡村的发展变化。⑤创设生活情景,引发考生对人生的思索。如湖北题由具体的生活情景切入,启发学生联想和思考,把做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北京题从课堂小实验中(“满”与“不满”),引导考生去追寻生命的要义。福建题要求根据三个人进商店挑选味道不同的饮料这一材料立意命题,考查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感悟能力。上属题材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贴近学生生活,都能起到拨动考生内心深处的那根心弦的作用。
  
  4 命题形式:话题作文逐渐消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成为主流
  2008年高考作文题共18道,从命题形式来看,仍然是多种形式并举,其中话题作文2道,命题作文8道,材料作文8道。由此看出,话题作文逐渐淡出舞台,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已占据主流。话题作文: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天津、广东、重庆、江苏、浙江、湖北、安徽。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先出示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浙江、湖北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二、备考策略
  
  根据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与走向,2009年高考作文复习备考可采取如下一些策略。
  
  1 强化审题,把握题旨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高考作文成败的关键。考场上,如果审题失误了,就意味着作文的彻底失败。一般来说,一道高考作文题可以分解成三个构成部分:材料(有的命题作文没有材料)、题目、要求。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漏不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怎样审题呢?审题应该把握三个步骤:第一步,整体审读。就是细心的一字一句的把命题内容细读一遍,心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一步要求从大的方面把握写作的要求,如材料的基本内容及含义、作文的类型、文体要求、字数要求等。第二步,抓关键词句。一般来说,一道高考作文题都有其关键内容,或者是提示语中的重点语句,或者题目中的关键词,这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把它找出来,进行推敲、分析,以把握其要点。如安徽今年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仔细读题,不难发现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感动”和“出发”,这就要求考生既要写感动的内容,又要点到出发的特定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