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高中语文第三册唐诗宋词单元实用教学尝试

作者:孟庆焕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二十三首诗词全是唐宋诗词名篇,这些诗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意境深远,手法高妙,语言精当,堪为典范。教师如何利用这些篇什,使学生在初中基础上将诗词阅读能力鉴赏水平上“更上一层楼”,以较深入地了解名家及生平事迹,较好地掌握阅读方法、鉴赏技巧,从而学会鉴赏唐诗宋词,进而由此得彼,提高鉴赏古诗词的水平而可持续发展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介绍力求新和深
  这一单元课文的作者,几乎个个是名家、大家,而其中尤其卓拔者非李白、苏轼莫属。在向学生介绍他俩时,教师若还只是炒现饭,抛给学生已知的东西,那就会让学生兴味索然。我在介绍李、苏时是这样做的:
  在介绍李白时,扣住“十五诵诗书,作赋凌相如”——“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醉眠秋共被,携手日月行”——“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为线索来介绍他豪迈奔放、洒脱不羁的一生。其中穿插铁棒磨针的传说,“手纫数人”的侠义之举,“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图伟愿,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惊世之举,与杜甫、高适的洛阳幸会,误中永王李璘圈套,后被赦,死于湖中捞月的罗曼蒂克,再以余光中先生的“酒入豪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啸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作结,概述其诗意的一生,以给学生强烈的感染。
  苏轼,介绍的重点为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身,诗、书、画、音乐俱佳,他的人格所体现的正直、进取、慈悲与旷达的精神闪耀着不朽的灵光。
  由于其太出色,痛恨那种无益的党争,故而命运多舛。据统计,苏东坡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频频往返于庙堂与江湖之间,还坐过130天监牢。他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以其达观与智慧,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浮沉之间,留下各种诗文数以千计,被赞誉为“不可救药的文人”,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在古代文化名人中,苏东坡可以说是最引人关注,最值得称道的了。林语堂说:“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终始以一颗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自有一番“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境界,他的洒脱与旷达,明亮了当时及后人的心灵。
  
  二、讲授注重全和实
  试图通过课本上的这二十几首诗词来让学生适应高考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以这几十首诗词为例子的教学,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学习步骤和方法,掌握鉴赏规律。今盘点诗词鉴赏有关要素如次,以期能对提高莘莘学子的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一)推敲词句,谈懂大意
  如何推敲词句,读懂大意呢?
  1.调整词序、语序;2.补出省略的内容;3.弄清典故的意义;4.明辨诗句的修辞意义;5.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
  (二)抓住意象,感悟情态
  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常见意象及含义:
  1.树木类
  ①竹:气节 积极向上;②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③杨柳:伤别情怀;④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⑤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⑥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2.花草等
  ①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②兰:高洁;③梅:隐逸、高洁、脱俗;④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⑤牡丹:富贵、美好;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3.动物类
  ①鸿鹄:理想、追求;②猿猴:哀伤、凄厉;③鸿雁:指代书信,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④寒蝉:悲凉;⑤沙鸥:飘零、伤感;⑥鹧鸪: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与满腔的离愁别绪;⑦青鸟:信使。
  4.风霜雨雪水之类
  ①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②海浪:人生的起伏;③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④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⑤春风:旷达、欢愉、希望;西风:寂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⑥狂风:作乱,推毁旧世界的力量;⑦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⑧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⑨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⑩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⑾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⑿云:游子、飘泊,以浮云比喻在外飘泊的游子。
  5.器物类
  ①玉:高洁、脱俗;②珍珠:美丽、无瑕;③簪缨(冠):高位、名望;④丝竹:音乐;⑤汗青:史册;⑥须眉:男子;⑦巾帼:妇女;⑧桑梓:故乡;⑨轩辕:祖国;⑩三尺:法律;⑾寸管:笔;⑿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6.颜色类
  ①白:纯洁、无瑕;②红:热情奔放、青春;③绿:希望、活力、和平;④蓝:高雅、忧郁;⑤黄:温暖、平和;⑥紫:高贵、神秘;⑦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运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
  ①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②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③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④苌弘化碧:比喻蒙冤而死或忠心不泯;⑤折桂:比喻科举及第;⑥怀桔:指孝顺双亲;⑦采薇:借指隐居生活。⑧咏絮:指女子有非凡的才华;⑨南冠:指囚犯。
  8.其他类
  ①白衣苍狗:又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②后庭花:亡国。③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④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三)品味语言,辨明技巧
  诗词的语言本身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诗词语言的特点:①简洁生动;②准确传神;③含蓄凝练;④形象鲜明;⑤清新自然;⑥色彩丰富;⑦富有韵律。
  2.运用典故;3.谐音;4.叠字
  诗词的表达技巧涉及:
  1.抒情方式:①直抒胸臆:②情景交融;③托物言志
  2.修辞手法:①比喻;②比拟;③夸张;④借代;⑤对比;⑥双关;⑦互文
  3.表现手法:①渲染烘托;②使用典故;③象征手法;④对比手法;⑤虚实结合;⑥动静结合。
  (四)通晓内容,掌握术语
  唐诗宋词内容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情诗、山水田园诗。
  唐诗宋词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离死别、借古讽今、青春易逝、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等等。
  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耐人录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
  2.分析句法等: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意”、“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衬托”、“烘托”、“侧而描写”、“对比”、“情景交融”、“情景相望”、“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3.分析语言类:有“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容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奈”、“质朴清新”、“洁雅”、“词藻华丽”等。
  4.评定风格类:有“沉郁顿挫”、“豪放”、“旷达”、“沉郁”、“苍凉”、“低沉”、“悲慨”、“舒缓”、“悲凉”、“俊爽”等。
  5.诗词结构类:有“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
  6.引文、技巧类:有“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
  7.归纳主旨类:抒发……的感情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表达……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坦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三、运用规律少而精
  学习这些诗词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能够自如鉴赏诗词的目的。为此,教师就要根据高考考点,选取或设计一些少而精的诗词鉴赏题,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技巧去分析、鉴赏诗词,以提高鉴赏能力,这还只是一般水准;更高一层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学习写作文学评论,掌握鉴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鉴赏诗词,从而提高诗词鉴赏手法,以使于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
  
  孟庆焕,语文教师,现居湖北保康。本文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