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边城》的凄凉之美

作者:柯加瑜




  沈从文出生于荒僻而风景如画、富有传奇色彩的凤凰县,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在沈从文这里,简朴的受偶然的命运支配的人生形式尽管带有悲剧性,但仍然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因此可以说,《边城》这部作品透露出一种凄凉之美。
  
  一、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反衬着凄凉美
  
  《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偏于中国西南一隅,四周环有武陵山、雪峰山与云贵高原。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边城是与都市相对的乡村社会,这里拥有着淳朴、自然、宁静的生活,每个人都安于现状,满足自己的生活,正如《诗经》中的“适彼乐土”。
  文章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首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片风光绮丽的清幽环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接着又展现出一个神话般的新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个没有政府、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团结友爱的理想社会,和“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的现实世界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作者憎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生活的思想感情。
  《边城》中的人物,翠翠及其爷爷、顺顺父子等都承受不同的生活苦难,这与文章中所描写的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不能协调一致。中国人传统上一直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也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但强调自然要能给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要求人能够主动适应自然,能够在把握自己命运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只有在心灵上与美好的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够充分地享受生活,这就是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志士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边城》中的边民们虽然淳厚善良,但命运总是捉弄着他们,他们与美好的自然生活难以融为一体,难以达到王阳明所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边城》中的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都是通过写乐景来反衬出人物某种凄凉的感情,使其更加悲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即使面对这一遭遇,这里的人物的品性与环境的状况依然未变,这就更让一种凄凉美在人心中油然而生。
  
  二、至真至纯的湘西民众承受着凄凉美
  
  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读完《边城》,感觉全文前后到处都浸染着清水,润了肌肤,湿了心田。沈从文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关系。”由此可见,作者在小说中无时不写水,也是极有寓意的。文中渡船、溪水、深潭、浪滩,宛然如一张淡抹素描的山水画,其中人物当然也因袭了山水一样的美。
  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她依水而生,傍山成长。“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她明慧温柔,体贴乖顺,“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些淳朴性格轻盈纯洁,像一首不忍凌辱的诗。
  还有翠翠的祖父,终生摆渡,毫无倦意,不收人的钱财,就是收了也将钱买些茶叶,砌茶让渡船人解渴解疲。他深深地关心着翠翠,希望她可以有个好的归宿,然后他自己才可安心地死去,这样充满人性的形象又何尝不是一首美丽的诗!
  船总顺顺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的贪婪和世故,少了奸佞小人的阴险和奸诈;多了乡村人的宽阔与豪爽,多了乡里人的仗义与疏财,多了边民的磊落与正直。
  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都“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傩送为了纯真的爱情,宁愿放弃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天保则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爱情。他们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人间美好、善良和友爱的愿望。人性美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好的世界,让读者在领略湘西风土民情的同时,接受美的洗礼与熏陶。但是,《边城》的基调是忧郁的,这种忧郁不是作者故意用笔写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从作品中流淌出来。翠翠的父母因为爱而双双殉情,一身好水性的天保因得不到翠翠的爱而葬身鱼腹,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而与老船夫产生隔膜、误会,后终远走他乡。老船夫因担忧翠翠的命运,以致身心交瘁,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气绝身亡。象征着当地风水的白塔坍倒了,只剩下翠翠这只“孤雏”无望地等待着情人的归来。
  在沈从文的思想里,自然和人事是并列在同一层面的两种现象。人可以在自然中“长养”,接受自然的“教育”;也可以在人事中历练,接受人事的“教育”。但“天”不是自然,“天”是笼罩自然和人事的东西,它有意志、有力量安排人事,甚至可以不按人的意愿去办。《边城》中的人物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但总是事与愿违,最终便产生了悲剧。然而,作品的忧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作品通过人物的种种悲剧,揭示出了湘西下层人民不能自主把握人生命运,一代又一代继承着悲凉人生命运的深层次原因。
  
  三、似梦似幻的小说结局蕴含着凄凉美
  
  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是采用了荒诞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剧中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整个心思与全部活动就是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认为,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能摆脱浑浑噩噩的悲惨处境。然而,戈多始终没有来,因为他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东西。但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除了等待,他们别无选择,不仅活着没有意义,连自杀寻死都不可能。即使是戈多永远不会来,他们还得继续等下去。剧本通过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等待情结”,深刻揭示了人类生活在荒诞世界中无所适从、无所作为的尴尬处境,揭示了西方现代人痛苦、焦虑而又悲观、绝望的畸形心态。
  沈从文在《边城》结尾处的写法与《等待戈多》的表现手法有很大的相似性,充满了荒诞性。《边城》的结尾写道:“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作者在结尾并没给出明确而清晰的答案,这就使结果充满了未知的神秘色彩,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来探寻他们认为的最合适的答案。其实,我们只要分析当时湘西民众的风俗习性,以及结合二老傩送的个性品格,就可以看出傩送是应该不会回来的。《边城》中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图财害命的金钱交易,没有尔虞我诈、逢场作戏的官场交易,有的只是纯真的友情、真挚的关系。生活在这种人文环境中的二老傩送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有着浓重的“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他对哥哥的死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他觉得远走它乡,离开这个造成悲剧的地方,他的心灵或许可以得到一种解脱。这时的二老傩送实际就是《等待戈多》中的戈多,只能成为翠翠无望的等待。
  沈从文的美学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对“神性”的赞美,这种“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在沈从文作品中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在《边城》里,美丽天真的翠翠、侠骨柔肠的外祖父等人都具有作家所向往的人性美。特别是翠翠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远比绝望的母亲更勇敢、更坚强,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的命运作持久的抗争。虽然翠翠没有和二老顺利结合,留给她的只是一个漫无边际的等待,这个等待是孤独的,是惆怅的,但从这可以展示出翠翠柔中有刚的美。沈从文对《边城》结尾的安排,既是不得不接受这一种相爱两人不能相守的事实,又是希望这个事情能够产生某种奇迹。我们透过翠翠苦苦地痴情等待的事实,以及作者对结尾善意安排的苦衷,便会感觉到诗意中的忧伤呼之即出。然而,我们并不会感觉这有碍于文中美的表达,反而更增添了另一种难言的美,增添了诗意,增添了心中的希冀与向往。
  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关于《边城》的评论中,沈从文似乎只首肯过刘西渭(李健吾)的一篇,这篇文章里有这么一段:“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罩住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从这里可以看出,沈从文就是通过写人物的凄凉美,来进一步展示人性美,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
  
  柯加瑜,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梅。本文编校: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