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后话题作文时代的作文教学路在何方

作者:罗必科




  时至今日,虽然话题作文在高考命题中还能勉强占据半壁江山,而无论是社会还是语文教师自身对于中学生作文水平之低都惊呼不已,有的更是直言不讳地称话题作文为“罪魁祸首”。笔者认为,一种命题形式本身并无绝对的“优”与“劣”,造成这几年的高中作文教学“无所作为”的原因,恐怕是包括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影响在内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下面试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一些粗略的分析:
  1.写作教材成了语文教师眼中的“鸡肋”。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2002年10月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说明”部分有这样的介绍:“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创作。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说,它对写作训练的安排是呈螺旋形上升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思想。但从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由于编写内容简略,挖掘不深,发散不广,选例不精,命题不新,导致其“食之无味”。《教师教学用书》根本不涉及写作部分的内容,各种教学杂志和教辅资料的相关解读匮乏,使部分教师对该部分内容心中无底,担心使用起来“误”人子弟,干脆置之不理。由于阅读和写作部分分开编排,有的教师甚至以为“写作部分”是可用可不用的内容,而唯《考试说明》是从,使《考试说明》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人”,而教材则成了“奴婢”;有的教师干脆创造自己的训练体系。
  2.作文训练的趋附性过强。“话题作文”一出场,各种《话题作文××例训练大全》轮番登场。有些教师一周训练一个话题,一本《大全》足以送走一届学生;少数自我感觉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不惜背熟两三篇范文,然后在高考场上“套作”。《一则移植记忆的广告》《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白云·黑土”系列二》等满分作文的出现,促成了《高考作文满分××招》等“作文秘诀”大行其道,很多高三学生沉浸于“童话寓言法”、“日记书信法”、“影视戏剧法”、“实验报告法”、“新闻集锦法”、“会议纪要法”、“故事新编法”、“实话实说法”、“广告法”、“启事法”等各种“法术”,乐此不疲,考场作文也成了“故事新编”“科幻小说”“话剧”的实验田,形式上的所谓“创新”暴露出内容的空洞贫乏、思想的苍白浮浅。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出现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种关系型话题,结果当年各地的模拟试题随风而动,如某地的一本模拟试题(共十套)就有七个同类型的话题:“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行动”、“记忆与忘却”、“开拓创新与机械模仿”、“读图与读书”、“结束与开始”、“智与情”、“放与收”。一些语文教师往往是抓住就用,而不是密切结合学生的观察、体验和思考,选用那些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话可说的题目,使得长期千篇一律的题型造成学生的疲劳感。《考试说明》中规定暂时不考应用文,不少语文教师视之为给考生“减负”,结果高三学生连写请假条都文不成句。虽然高考命题被称为“风向标”、“导航塔”、“指挥棒”,但当教学完全沦为应对考试的一种手段时,它所培养出来的人必然是不健全的了。
  3.作文教学存在明显的无序性。有些教师心中没有“作文教学”的概念,没有认识到写作也是一种能力,不经过相当数量的训练是无法形成的。学生仅有的训练时间就是大大小小的考试,或者加上由教师一“阅”了之的“周记”。更有甚者,以投机取巧之法为学生“点石成金”。如有的教师不引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而是告诉学生如何将自己仅需熟知的一两个事例与不同的话题勾连,“以不变应万变”。笔者曾有幸观摩一位名师给全市毕业班统考质量分析会上的备考示范课,所讲的“高分窍门”就是每篇习作必须有一个排比句和数个比喻句,该教师选用的范文正是由多个排比段组合而成,当堂点评学生的作文也就是找出学生所写的排比句,作文训练已经完全蜕变为造句训练。有的教师置作文的“基础等级”于不顾,忽视了作文水平是综合素质的体现这一基本原理,在学生基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带领学生一味地按照“发展等级”的要求进行所谓“针对性”训练。学生的习作如同肢体伤残的人跳出的芭蕾舞,难看而又令人难受。
  以上问题的出现,应该说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焦躁心理所造成的。有教者把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格局概括为“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或称‘题意作文’)、新命题作文三足鼎立”,也有人预测进入了“后话题作文时代”。如何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笔者不揣浅陋,谈几点管中之见: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应试教育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近自然的机会。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他们可以熟视无睹;周围的车水马龙、世事变迁,他们可以麻木不仁;国际上的风云变幻、纵横捭阖,他们可以漠不关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们可以无暇顾及。写起作文来,势必无从下笔,不是饱尝搜肠刮肚之苦,就是显露捉襟见肘之窘。作文失去了生活的源头,只能胡编乱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积累的主要渠道是大量阅读,这种阅读应是面向人类所有的精神文化的广泛而开放的吸收。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可提高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能力,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读书时要做好阅读笔记,通过广泛的阅读,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以增强语感、激发灵感,让作文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更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事物细心揣摩、用心体会,从而慧眼独具,感悟生活中的哲理,发现生活中的情趣。
  注重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语言脱离思维。“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前者包括多角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地、联系地、一分为二地辩证思考等品质。要启发学生不仅想清“是什么”,还应当想想“为什么”和“怎么样”;不仅要看到“此”,还要能由“此”及“彼”;不但看事物发展的“果”,还要能追根溯源,分析事物变化的“因”。只有这样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材料,才能体现出思维的准确性。
  提倡创造性作文,鼓励学生写好真实。一方面,目前的作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有形无形的“牢笼”,要提倡学生创造性地写作,言为心声,既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真实,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让学生勇于实事求是地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还要看到,随着1999年高考“倡导创新”,各种作文教学尝试纷纷打着“创新”的旗号登台亮相,然而多本末倒置,其急功近利的心态暴露无遗。往往撇开“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等基础等级方面的要求和发展等级方面“深刻”、“丰富”的要求于不顾,或一味在立意上求创新,以致习作思维荒诞,观点偏颇甚至荒谬;或为文采而“文采”,以致大量生造词语,搭配错乱;或只求文体标新立异,而内容空洞贫乏。真正的创新,应该是以对现实生活真实的感受为基础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