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阅读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尴尬

作者:蒋 焰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说自己“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可见阅读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可见,阅读课外读物在中学教学已被提上重要的日程。先前是学生想读则读,不想读随便。现在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读,不读不行了。可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阅读教学却遭遇了种种不同程度的尴尬。
  尴尬一:读什么。学生想读的老师不让读,老师推荐的学生不愿读。
  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语言的介入使阅读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现在的学生要读的“书”已经不仅仅是书本,还包括电视与网络,阅读能力也正向“快速高效”方面发展。
  实话实说,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接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不幸的是似乎都有“偏食症”。大都钟情于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有的甚至痴迷地摊文学中那些带有色情描写的庸俗文化。毫无疑问,这些纯消遣的、寻刺激的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弊大于利,最直接的表现是影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成绩会在短时间内直线下滑。这些读物当然在班主任的封杀之列,即使是提倡大量阅读的语文教师对这些读物也是明令禁止的。
  一般来说老师向学生推荐的读物不外乎古今中外的名著和中国古典诗词名句。名著阅读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无疑是很大的,但是在阅读初始阶段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名著阅读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容应对这一漫长的过程,盲目冒进,影响阅读效果。
  诗词名句虽然短小,但缺乏故事性,不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上诗词讲究用典炼字,学生一般不易读懂。最要命的是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优秀篇章实在太多。这也要背,那也要背。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不会背诵,不会默写,就谈不上学以致用,那辛辛苦苦的功利性阅读其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尴尬二:怎么读。学生自己读漫无边际,教师引导读索然无味。
  开展课外阅读,虽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学生读。现在学生养成了非常不好的阅读习惯,对什么作品的阅读都是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浅阅读”。这种阅读往往是浏览一下,兴趣往往指向阅读材料的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面的或是主要的方面。如阅读小说,只专注于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一些表象内容,而不是通过情节对主题思想性格特征等的理解和把握。由于兴趣指向的面过狭,有时甚至发生错位,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训练,因而阅读效果明显下降。另外,由于兴趣指向的这种单一性,也导致在一篇文章的阅读时,其兴趣难以持久或出现断续,当某个“兴趣点”过去之后,其他内容就激不起阅读兴趣。学生感到有些课文过长就是如此,如小说,其阅读兴趣常在第一课时,故事情节熟悉后的几课时常常兴趣骤减。
  看课外书首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由于青少年学生涉世不深,经历不广,虽有求知欲,但缺乏识别和分析能力。而现行出版物多如牛毛,良莠不齐。由着学生感觉,信手拈来便读,不仅时间不允许,白白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势必走入误区,严重的还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造成不良的后果。特别是中学生还不大能准确界定名著类别,容易错把流行热销的书当名著读。因此,要读多少书读哪些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为学生定制计划,这是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本感受,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来规范学生多元化的文本解读。不能是教师凌驾于学生和文本上,煞有介事,神秘兮兮地把一篇篇血肉丰满、文质兼美的文章,拆成散装零件,供学生把玩的游戏。
  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大量诵读感悟,从而进入“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离开公开课上的热闹与时尚,真正中学一线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是不知疲倦地戴着高考的镣铐舞蹈。在平日的阅读中,教师对考点考纲的“精确指导”,对应考技法的津津乐道,无情肢解了文本鲜活的生命,剥夺了学生亲身品味、探究作品的权利和机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讲解代替了学生阅读,把学生读书变成了教师讲书。把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或一首首声韵和谐的诗歌讲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听起来自然索然无味。这些显然与新课标的宗旨格格不入。
  尴尬三:什么时间读。在校没时间读,在家没心情读。
  学生在校时间分课内和课外两块。课堂上当然要跟随老师听讲、做笔记,无暇顾及阅读。谁胆敢在课堂上公然阅读,那是藐视“法律”,无疑是以身试法。课外时间可用来阅读的实在少之又少,简直到了可怜的地步。早晨六点起床后上操,然后是上早自习,每个早自习都被相关老师安排得满满的,不是复习旧课,就是预习新课;或者检查背诵,或者落实默写。说是自习,其实是“他习”。自己的鼻子被老师牵着。早餐时间仅够吃饭用。课间休息是理所当然的“放风”,不可能用来阅读,午休洗洗衣服,还要完成上午的作业,还要抓紧时间小憩。课外活动理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晚自习其实都有老师上课,名不副实。到了十点半下晚自习去睡觉,已是疲惫不堪。少数亢奋的学生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挑灯夜战。时间一久,必然是视力下降,精神不济,体弱多病,成绩滑坡,阅读夭折。
  也就是说学生在校的时间,如果没有固定的阅读课,基本上是找不出时间来进行阅读的。据我所知,一般普通高中,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招收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却因追求高考的结果去挤“独木桥”,不得不采取题海战术,寄希望于见多识广、熟能生巧来提高升学率,以求得在夹缝中生存的地位。这样的学校是从来不排阅读课的,即使课表排满也是自欺欺人的应付检查。
  那么学生回家后如何呢?平时是一个月放一次假,每次放假在三天左右,回家用半天,返校用半天,还乡的新鲜劲还没过,与父母的相思话还没说完就又回到了学校。在家还被无绪的家务拖得不胜其烦,没有时间做保证,哪里谈得上静下心来进行阅读!虽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但挤到最后只怕把学生挤成风干的甘蔗皮。何况一些家长也反对看所谓“闲书”,担心会影响考试成绩。这两点是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所有的中学生在情绪上都表现为“很累”,说“没空看书”;高一时刚入校,课程增多不适应;高二是分水岭,不用功不行;高三临近高考更不用说了。现实的情况是,严峻的高考竞争造成所谓的优秀生大多数埋头于“题海”;而所谓的后进生则是靠言情、武侠小说来打发时光。
  “读书有心境,入境始为亲”(叶圣陶)。阅读需要一种心境,一种安宁的,起码是安静的环境;一种恬淡的,起码是平和的心态。嘈杂与混乱,匆忙与浮躁,都是阅读的大敌。当然,需要的大声朗读另当别论。从接受理论而言,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他已上升为主体,而文章乃至它们的作者则成了客体。“反客为主”,强烈的主体意识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应具备的基本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不断鼓励学生在面对文本时,把自己摆在主体的位置上,给予他们充足的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静对文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自主阅读的状态,卸去“目标”问题的枷锁,一改正襟危坐的拘谨,享受到徜徉在文本之中的轻松与惬意。
  尴尬四:读有什么用。大量阅读的不一定能考大学,少量阅读的反倒能考上大学。
  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现实情况却不“逸于考学”,而学生考不上大学则是基础教育的失败,“韩寒现象”即为明证。韩寒在大量阅读后能拿作文大赛头奖,能在上学期间出书,却因其它功课高挂红灯而留级,不能考上大学。韩寒不能考上大学,并不影响他出书、出名,也不影响他在社会上立足。可其他人并不能如此,大多数情况是成绩跟不上的所谓“差生”在进行大量阅读,整天沉溺在言情、武打小说中消磨时光,结果是既考不上大学,又不能出书出名,到头来成为打工一族。
  那些所谓的“优生”是泡在题海中长大的,对老师的题海战术言听计从,除了上语文课有少量阅读外,其它时间都在做练习题。其结果是虽然考不上名牌大学,却也能金榜题名。到大学后再刻苦几年,然后考个研什么的,最终也能跻身于白领一族。
  阅读如同吃饭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中学生阅读教学最质扑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去读书”,“好读书”,“会读书”,让学生在与古今中外的经典文本的积极对话中,通过想象、感受、理解和再创造,积累语言,积累生活,体验情感,感悟人生,切实感受到快乐与充实,从而提升知识和人格,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尴尬却是现实存在的,希望各位方家能够指点迷津。
  
  蒋焰,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