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散步》课堂教学案例

作者:李 微




  [案例背景]
  今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莫怀戚的《散步》。我按精心设计好的教案讲课,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神采飞扬,就这样顺利地进入到第四个环节——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联系课文进行品味探究。我期待着学生能马上提出我所预设的问题,以便直奔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沉默,思考,课堂一片寂静,我等待着。可是,两分钟过去了,仍无人回答。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一贯的做法是:打断他们的思维,越俎代庖把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抛给学生,然后按预定的方案“顺利”完成教学。课后,曾有学生和我交流:“老师,如果你能多留点时间给我们,我们一定能有自己的见解。”而我总是敷衍:“教学进度完成后,如果时间允许,老师就让你们这么做。”面对这永远未能兑现的“承诺”,学生总流露出失望的神情。今天,正当我也想继续这么做的时候,忽然,一个男学生抬起头,急切说:“老师,能不能再等一等?”一呼百应,教室里纷纷响起了“请求”。望着一双双大胆而自信、执着而期待的眼睛,我心中不由地一震:我今天能再一次无情地剥夺学生探究的权利,熄灭学生成功的欲望吗?想到这里,我微笑着宣布:“好,老师等着你们。”学生惊喜万分。
  
  [案例描述]
  我一边在教室里巡视,一边观察着学生们专注思考的神情。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五分钟过去了,果然有学生举起手:“老师,儿子少时听从他的父亲,长大后还会听他爸爸吗?”问题虽然简单,但是,这不正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很好契机吗?
  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此问题一提出,教室里马上有几个男生高声回答:“会!”
  我饶有兴趣地追问:“为什么?”
  “爸爸已经为孩子做了表率!”
  “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啊!”“我看过电视公益广告呢,一个孩子看见妈妈给奶奶洗脚,自己也模仿着给妈妈洗脚呢,多感人啊。”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
  我相机引导:“看来大家读懂了文章,体会了亲情,理解了父母的表率作用。那么,请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场面。”
  学生略加思索,有的说,文中描写“我”作思想斗争的段落很感人,有的说,文章最后一段很有哲理。于是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地品味。
  学生甲:“我在这里读到了‘责任’两字。不管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小孩子,都要承担责任,只有责任感代代相传,世界才会背起来!”
  学生乙抢着说:“所以作者才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学生丙接过话茬:“是啊,他们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育幼小的孩子。责任重大,‘慢慢地’、‘慢慢地’背,‘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表示认同:“‘我’和妻子的举动,不仅仅是一种责任的承接,还隐含着为下一代做示范的作用。爱,就是责任。爱家庭,爱祖国,爱民族,都应该用实际行动承担起责任。整个社会就是在这种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美德中延续下去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的思维如开闸的洪水,汹涌奔流……
  学生丁:“中年人的责任是尊老爱幼,那么,‘尊老’和‘爱幼’两种行为哪一个更为可贵?”
  学生议论开了。有说“爱幼”更可贵的,有说“尊老”更可贵的,多数认为“尊老”和“爱幼”都可贵。学生们争先恐后,妙语连珠,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
  我也主动参与讨论:“老人和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程度。尊老爱幼是人类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尊老爱幼很可贵,我认为尊老比爱幼更可贵。《尔雅》上说:百善孝为先。《说文解字》又说:孝,善事父母者。培根有言,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我把个人体验巧妙而不生涩地切合入“对话点”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教室里又一片安静,或许在感悟刚才的议论,或许在进一步思索,期待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我不能打断他们。过了大约两分钟,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课文写‘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为什么用‘熬’呢?可不可以用‘度’?”
  这个问题一下子又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有的说:“课文注释中对‘熬’的解释是‘忍受艰苦支持’。用‘熬’更形象。”有的说:“用‘熬’能表现母亲年纪大,能盼到春天很不容易。还为下文母亲不能走小路作了铺垫。”还有的说:“用‘熬’字更能写出作者热爱母亲,珍惜母爱的感情。”
  我趁机引导:“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很注意用词和推敲,朴实的文句中饱含着真挚的感情。让我们大声朗读,细细品味。”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临下课前,有一个学生提出:“本课的主题不仅仅指的是亲情,还涉及到爱的延续,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延续。”多好的见解啊,显然是钻研文本深入探究的结果。我和学生再次满怀激情地朗读了文章的最后一段。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完全沉浸在文本的魅力中了。
  学生经长时间思索,并尽情地畅所欲言,超出了我预想的时间,因第五个教学环节(迁移训练)没有时间进行,使得教学过程稍显“残缺”。但我不遗憾,因为刚才思维火花的碰撞足以使学生了解身边的温馨小事,体味浓浓亲情了。一切都在学生心中,一切尽在不言中。
  
  [案例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从以上课堂教学看,学生学得积极而主动,经历了发现、创新的过程。既解决了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从上课的气氛及课后所反馈的信息来看,可以说是一节比较成功的阅读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引导得法,开放得体,善于等待,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让我感到惊喜。假如我等不及学生长时间的思索沉默而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智慧的火花还会盛开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高吗?学生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这节课给我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几点深沉的思考:
  1.凝神思考和思维交锋的课堂,能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课堂是学生主动探索的阵地,课堂是学生思维放飞的乐园,课堂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可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只追求表面教学气氛的热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以足够的自读课文的时间,没有给学生自己静静思索的时间,因而难以使学生真正引起思维上的交锋和心灵上的碰撞,产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活跃”应该是思维的活跃,而不是课堂表面的热闹。
  反思我的教学,我先前不也是走入了这样的误区?我的学生发出“老师,能不能再等一等”的“请求”,给我敲响了警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对待,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而我在教学中,总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只布置思考讨论的任务,而不给思考讨论的时间。
  高水平的认知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在课堂上应采用灵活的方法,多给学生读书、思考和理解、回味的时间。教师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发现学生们的迷惑和不解,并加以引导启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潜在地建立起师生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产生深层次的思维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