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组织课堂教学的三个原则

作者:黄穗芳




  有人认为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似雾,似风,似雨”,可见有不少困惑。在2005年广东省高中语文教师新课程教学展示观摩研讨会上,来自中山的一位教师提出她的疑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堂?”是啊,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这就是新课改的课堂形式和手段吗?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呢?我认为新课改的深化有赖于简明、务本、求实的课堂。
  
  一、简明
  
   这里所说的简明是指目标要简单明确,得以落实。
  一节课就四十五分钟,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学生的接受量来看,都不允许有庞杂的内容。可是有很多的公开课,老师都怕容量小,上不满一节课,希望在一堂课内给学生的东西越多越好。或者是为了一堂课的完整和知识的系统,把几堂课的内容浓缩到一堂课中。记得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在自评他的“写出人物的个性”那节课时说:“如果说到自己这节课的不足,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太‘全’。如果在平时教学,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成为我的一节课或两节课……。”多么清醒而中肯的评价。
  一位老师上《再别康桥》一课,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特色,比较了此诗和一般送别诗的不同,听了两种版本的朗读录音,分析了诗歌意象,最后还让学生写了感怀初中生活的诗。天啊!就在四十五分钟内,我们的学生竟然接受了那么多的东西,不是天才是什么?看似很完整很系统的一节课,我们来看看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设置的问题是“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被问的学生一脸茫然。这是因为授课老师太贪心,设置的目标太多,因为多,每一点都得不到落实,也就等于没有。
  其实教学目标少一些,集中一些,反而能引导学生学到些知识或者技能,给学生实惠。如初一的学生学《论语》,能够读熟、初步理解就行了,内容讲得透是没有必要的。脑海中有一节很朴素的课,是赏析《定风波》一词,留给听课者的印象就是“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样的课任何学生都能接受,任何老师都能把握,就是一节简单的家常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好评。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节课内容的多少,目标的设置,要看学生能学多少,而不是教师能讲多少。当然,这里所说的简明并不是单一,教学目标本身就是多维的。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简简单单上语文,才是成功的语文课。
  
  二、务本
  
  这里的“本”专指文本。“务本”的意思是说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将文本还给学生,课堂应该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引导。
  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还有一种提法是主张“超越文本”,这种提法固然不错,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须研读文本。如果对文本一知半解,何谈超越?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举一反三,如果“一”都没有举好,怎么能够反出“三”来呢?所以课堂教学还得紧扣文本进行。
  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个人的阅读。
  一位老师教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从《岳阳楼记》的“谪”字引出贬官文化,从而进入课文,接着识文体和作者,开头很不错。可是真正进入课文学习时,课堂气氛反而冷却了,学生无法与他配合。因为面对一篇新的文章,他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在学生看过一遍后(仅仅是一遍)就以小组的形式解决字词和探讨写法,在字音和词义方面,有个别学生提问,而在写法和作者的情感方面则全靠老师讲解。为何会这样?是因为老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悟文本,走进文本。那一节课的内容仅仅是老师的理解,课堂上没有朗读,没有探讨,字、词、句、篇没有落到实处。
  还有一位老师上《汉家寨》一课,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思路,感受课文是否“怪”。应该说切入点很不错,可惜的是那老师太心急,学生还未看完文章,她就开始扫“机关枪”,虽然激情四射,可是怎么也无法带动学生,因为学生不知道她说的内容源自何方,无法共鸣。更为可怜的是,有几个学生边听她的讲话,边抽时间看原文。
  上面两位教师的课应该说都扣着文本进行,可那文本只是老师个人的,而非学生的,学生没有时间熟悉课文,也就无法触摸语言,无法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脱离文本的,学生面对的资源仅仅是教师。
  
  三、求实
  
  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字,很多老师都用了新手段,新花样,似乎少了这些就不是新课程改革课了。于是乎,每节课都有亮点,声、形、色具备,不管来自何地的老师都能熟练地操作多媒体,一节课就是教师展示精美课件的四十五分钟,成了表演课。台下的老师叫“好”的同时,心里也在嘀咕:“我们学校的条件也可以这样上吗?我们的学生也可以这样教吗?我们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制作课件吗?……”也就是说,公开课,事先毛毛雨下得太多,有虚假成分,这样的课不实在。
  何为“实”呢?我认为朱作仁教授提出的“三实”就很好,它们是:真实、朴实、扎实。
  “真实”就是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课堂上的内容是真实的,师生的情感是真实的,采用的形式是真实的。上课的老师循循善诱,从容自如,台下的学生如沐春风,畅所欲言。2005年广东省高中语文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会中,一位老师说出她的听课感受,她说觉得悲哀,因为她看到老师在讨好学生,神情夸张,上蹿下跳,表演性太强,老师已经失去了尊严。她的话或许有点过激,却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说明她评得中肯。平时的课会这么上吗?我们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上课的老师是为了上公开课而准备的,也就是不真实的,因而失去了观摩意义。
  “朴实”就是没有任何的花架子,课堂环节和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学生有何收获呢?
  “扎实”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实在的训练,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掌握方法规律,发展智慧,提高素养。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的易法兵老师上“识对联,对对联”一课,我认为就上得极为扎实。他从众多的对联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对联的特点,然后将打乱的对联配对,接着是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最后是给提供的情景对对联。这样的安排由浅入深,学生的活动是由认知到实践,即使是对对联认识肤浅的学生也能接受,而对对联有较多接触的学生一样能接受,因为有实践的机会。他的课没有配乐,没有漂亮的课件,可是学生得到了有关对联的知识,提高了对对联的能力。
  课改是千万普通教师的共同重任,而非几个素质“超长”者的表演和作秀。少一点花样,多一些务实,铅华洗尽,回归本色,才是语文课的根本。那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简明、务本、求实吧。
  黄穗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