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囚绿记》诗意探微

作者:杨向东




  陆蠡散文《囚绿记》最近被选入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文章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作家追求光明和理想的丰富情感,蕴涵了炎黄子孙为祖国母亲的汹涌奔突的诗情。文章着意追求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意的和谐,物我观照,尽显性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囚绿记》就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抒情诗。下面,笔者试图从诗意的联想、诗情的渗透、诗化的语言三个层面对《囚绿记》所蕴涵的诗意进行解析。
  
  一、诗意的联想
  
  在作品中,作者由两枝“被囚”的常春藤启迪了诗意的联想,敏感地从中发掘熠熠闪光的哲理:常春藤之所以“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是因为它“被囚”之后见不到阳光和雨露,是因为它受到人为摧残和亵渎。但是它永远不屈服于黑暗作任人摆弄的“囚人”,而与被囚系的命运抗争,它仍要固执地把它的头朝着窗外,为的是重新获得它的自由与理想,寻求养育它的阳光和雨露。
  联系作品所写的时间、地点及篇末渲染的战乱气氛,我们不难联想到这两枝“被囚”的常春藤不正是作家自己的缩影吗?抗战初期的陆蠡身陷囹圄,他虽然未能与广大人民一道投身于抗战的滚滚洪流,但他还是带着永恒的微笑,心中珍藏着一片向往自由的“绿影”,像常春藤那样与黑暗作不懈的抗争,向着光明孜孜地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枝常春藤熔铸了作家的精神与理想,正是作家“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写照。
  
  二、诗情的渗透
  
  《囚绿记》创作于一九三八年,其时正值卢沟桥事变前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陆蠡正是一位为大时代摇旗呐喊的爱国者,他曾在多篇散文中表达过在异族入侵、祖国蒙耻时那种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的强烈愿望。同样,《囚绿记》抒写的也正是这种清醒的民族意识和深沉的爱国精神。他以常春藤作为民族与祖国的写照,以常春藤被人为囚系于黑暗,象征民族被异族侵凌,寄托祖国山河沦于敌手的无限愤慨和国破之痛;以常春藤的不甘于被幽囚黑暗所做的抗争,抒写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忠贞不屈,追求光明的民族气节;以常春藤的“恢复自由”,重见阳光,祈祝祖国山河早日获得解放。因此,包孕作品全篇的内在的浓郁的爱国主义诗情渗透于深蕴的哲理之中。可以说,二者又是相互胶着的,即那种不甘屈服于黑暗而永远寻求光明的哲理,又包含着作家现实的理想与追求,更是他满腔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的升华。
  
  三、诗化的语言
  
  《囚绿记》的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一种诗意的忧郁贯穿文章始末,并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绪交融得相当融洽和谐。正如陆蠡在《囚绿记》序里说:“我用文字的彩衣给它穿扮起来,犹如人们用美丽的衣服装扮一个灵魂。”的确,读他的作品,不仅使人感受到一股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奔突涌流,而且在清词丽句中让人得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的美的享受。
  首先,作家以特有的舒缓的叙述语调,对“囚绿”的经过展开抒写,笔墨细腻而丰腴,中间穿插着简洁的描写与抒情,婉曲地、很有节制地抒写内心热烈的诗情,形成冷静、平缓的叙述节奏,把外在的“冷”与内在的“热”对立统一起来,创造出寓“热”于“冷”的诗意氛围。
  其次,文章质朴无华、自然流畅的语言,创造出与意境相契合的朴素色调。如“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旺,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再如,“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这些洗尽铅华的语句像明澈晶莹的水,像不施粉黛的清新丽人,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浮丽的色彩,但洋溢着抒情的美,深致地透露出言在弦外的悠悠情思。细细吟味,每一句都有情景,每一句都有清丽沉着的诗味。
  总之,《囚绿记》这篇作品朴实清新的字句中含有作家的情感血泪,淳厚淡远而又瑰丽的文笔里渗有和谐真醇的诗意美。在文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为祖国和人民的光明、幸福和自由而呐喊的崇高形象和圣洁灵魂,在作家的娓娓叙写中领悟到了意味深长的情思和浓郁的诗意。
  杨向东,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