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如何进行语文课题研究

作者:杨世云




  要进行语文课题研究,首先必须弄清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而弄清语文课题的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它的人文性,因而决定了语文课题研究的广泛性。语文把无限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联系起来,把无限辽阔的宇宙和无穷切分的物质描述出来,把大千世界的风光和人类思维的火花展示出来,这就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地方。它的教和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生动的,我们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是很多的,而寻求最佳的教和学的效果又是无止境的。因此,语文学科的研究课题是非常广泛的。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工具性,因而决定了语文课题研究的实践性。语文是交际工具,是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生活本领。学习语文要联系现实生活,既要读有字的书,又要读无字的书;要在实践中去学习语文,又要在实践中去研究语文。因此,中学语文学科的课题研究就不能去钻故纸堆,也不能去搞繁琐的求证、推演,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与学,在实践中去研究,同时又要把研究运用到实践中去。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三是它的创新性,因而决定了语文课题研究的现实性。语文学科的独到之处就是创新,学别人的语言不能机械的重复,学别人的文章不能机械的模仿。在当前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情况下,语文的教和学更需要有创新的精神。这是由高考的形势所逼和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决定的。在高考的形势下,学生重视的依然是数理化而不是语文,学生读书的年级越高,学语文的时间越少;语文课程需要改革,语文的教与学都要改革。要改革,就需要我们好好去研究。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们,一定要好好抬起头来看看天,或者站在楼上望望地,切不可只当推磨的瞎驴。
  要进行课题研究,第一是要组织好课题研究的人员。课题研究需要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的人,二是有识的人,三是有志的人。有权的人可以给课题更多的支持和经费保证,有识的人可以保证课题的质量和提升课题的水平,有志的人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地去干。语文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时间保证,购书、旅差、发表文章等的花销很大,研究一个问题的周期也比较长。课题研究要请教专家和名人,是因为“术业有专攻”,他们掌握着现代教育前沿的理论,他们了解的面广泛,研究的问题深入,结题的时候又是他们说了算,因此,语文课题研究最好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但课题研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大批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干的人。现在社会上的人大多数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几个人能够潜下心来读书做学问?教师搞科研,也不乏心血来潮的人,满腔热忱地选定课题,轰轰烈烈地搞开题报告,真正干的和能够干到底的往往不多。既然要搞课题研究,就要设个课题组,课题组的人员分工必须是明确合理的,必须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在分工的基础上,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第二是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所谓研究方案,就是在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研究者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从而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第三是要做好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才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其次,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入研究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
  第四是要扎实地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分析。现在的一些课题文章为什么没有人看,就是因为“假大空”。东抄抄西拼拼,把名人的话引一段,自己阐述一番,举几个例子,如此而已。我们要研究综合阅读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综合阅读的内容、方式和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地深入到学生之中去,了解学生现在到底读了多少书,读了那些书,喜欢那些人的书。认真地开一些座谈会,认真地做一下统计和分析,认真地搞一下跟踪调查。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学生喜欢怎样的阅读教学,一学期的阅读量究竟应该有多大,怎么样求得最佳的阅读效果,阅读与作文怎样联系与相互促进,对这些问题,我们仍不是很清楚。现在我们进行研究,必须把一些最起码的问题搞清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做一点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的工作。不然,课题研究结题了,材料文章搞了一大堆,证书搞了一大摞,我们中的许多人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劳神费力、学校也花了一大笔资金,到头来换来的是一堆废纸,有什么意义呢?
  第五是要注意成果的积累和转化。什么是成果?我觉得成功的活动、经典的教案、案例、统计与分析、论文等,都应该是成果。关于成果的转化,一是要做好校内成果的转化,即同组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二是经验与成果的交流与推广。
  杨世云,男,湖北省特级教师,现居湖北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