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2007年文言文阅读中考备考指要

作者:徐道生 王 凯




  一、考点描述:
  
  纵观历年来各地中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主要有以下考点:
  1.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的考查;2.文言句义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理解的考查;3.文言文朗读方法的考查;4.精彩段落初步赏析的考查;5.开放探究题的考查。
  
  二、命题写真:
  
  1.选材:
  各地大都遵从“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原则,特别是湖北省17个地区的试卷中,除宜昌、恩施、黄石外,其余14个地区都选取了课内阅读材料。因为课内材料阅读考查对于夯实基础,落实课程标准中“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要求,通过记诵积累的考查促进语感的培养有很重要作用,也容易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考”,不致于舍本逐末;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课外文言文材料分析考查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文质兼美、富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在内容上与课内材料关联,写法上相近的语段不仅受命题者青睐,也深受考生欢迎。2007年中考课外阅读材料将会有所增加。
  2.题型:
  主要以解释、翻译、判断、填空、选择、问答、表述题为主,另有两类题型也应特别关注:
  一是开放探究题,各地都加大了开放探究创新题的份量,如湖北襄樊文言文阅读《爱莲说》有这样一道开放性拓展题:
  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在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此题既与课内材料有机相联,又很好地勾联了课内外,并且答案不是固定唯一的,具有开放的特点,所以起到了很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是比较阅读题,它把与课内教材相关的课外语段与课内精彩段落放在一起进行阅读,找出相同,比较不同。如武汉市把《爱莲说》与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放在一起进行阅读分析,这样使命题点更多、命题思路更广、命题形式更新颖。这种题型也将是今年中考采用较广的一种。
  3.题量:
  单篇文言文设计的题目有3至6题,以5题者居多,比较阅读双篇的题目大多在5至6题。限于全套试题总的题量控制,估计今年中考文言阅读的题量大都还将是在5题左右。
  4.分值:
  各地对文言文阅读的赋分不尽相同,分值比平均在10至15分之间(除古诗文背诵默写外),以12分居多。如湖北省最高为:武汉(非实验区)26分;最少:恩施8分。每小题的分值都在2至4分之间,一般在2分左右。
  
  三、中考指津:
  
  根据2006年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走势,我们可以预测2007年的命题将呈现“稳中求新,落实基础,内外兼顾,特色鲜明”的特点。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然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有向课外转移的倾向,但由于考点的设置都是基于课内,特别大多考点学生都可利用旧知识进行推断,所以不能在复习时重视课外而轻视课内,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对于基本篇目中的一些实词的意思、常见虚词的用法、断句等知识点都要强化训练,最好进行归类训练,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复习每一课都要做到三会:会背、会写、会译,稳扎稳打,环环落实。这种看似费力的复习其实也是最有效的,学生在读、背、记的过程中会逐渐把一些知识点积累下来。
  2、及时总结,找出规律
  文言文阅读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结合语境练习,及时总结,找出答题规律来。找出了规律,就可以提高辨识能力,再用规律指导答题,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翻译,可运用“留、替、调、补、删”五法进行,结合语境翻译;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准确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尽量直译不变原意。
  如断句,一是根据语音,二是根据语意,三是注意虚词的位置来做判断。
  如文意理解,一要分清文体,二要理清思路,三要抓关键句,四要组织语言等。
  还有一些文言常识、答题技巧师生都可以及时总结,生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并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学以致用。
  3、专题训练,拓展提升。
  教师要把平时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有意识地进行归类训练,每次训练都有侧重点,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熟记于心,并在专项训练过程中把握解答不同题型的思路。为提高阅读针对性,专项训练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精选课内重点语段作为阅读材料,根据中考易考点来精心设计训练题;二是把平时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类后,重新命题再次训练;三是精选部分中考文言文阅读语段,让学生在实战中进行感受,同时根据信息反馈,及时予以阅读指导和矫正。
  对于拓展题型,可另选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课外语段进行专题训练,教师根据此类题型的7个考点,设计相关题目,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教给学生开放性题目答题技巧。
  总之,有了较为扎实的文言文知识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再适当做些练习,文言文的复习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徐道生,中学语文教研员,王凯,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