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上理论山 下实践海

作者:向汉波




  当年,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上山打游击,夺取了红色政权;如今,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全国人民下海搞经济建设,迎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们凭得什么才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呢?我认为就是他们上得理论山,下得实践海,在工作中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才创下了不朽的功绩。而我们这些平凡的老师也一样。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上理论山,下实践海,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理论体系。这样,“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一、真诚相信自我,尽情欣赏自我,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蕴藏着巨大潜能,特别是人的大脑,蕴藏着的潜能之大,是无法估计的。一个人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高达150亿个。人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人的大脑至少可以容纳相当于5亿册书的知识总量。
  前苏联著名学者、作家伊凡·叶夫雷夫指出:“如果我们能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会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的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来,完成几十所大学的必修课。”美国著名学者、人类潜能理论研究专家奥托也指出:“若能发挥大脑的一半功能,将会轻而易举地学会几十种语言,背诵整本的百科全书,至少拿12个博士学位。”
  只要真诚相信自我、尽情欣赏自我,科学设计自我、努力实践自我,客观反省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就会由一名普通教师变成一位教育专家。
  苏霍姆林斯基,早年在一所7年制的农村学校毕业后,进入短期师资训练班,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任教期间,在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后来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担任农村中学校长,直到逝世,享年52岁。
  在30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他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得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本人是在1976年的暑期教师培训会上,第一次听到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的,从那时起,我就立志当一名优秀教师。回顾30年的教学历程,如果说有所成就的话,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这位“精神导师”。
  本人系湖北长阳人,1957年生。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恢复高考制度后,先后就读于长阳师范、宜昌师专(今三峡大学)和湖北教育学院(专、本科函授各3年)。
  自1976年任民办教师以来,先后担任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和初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担任过初中教导主任,县一中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工会主席,县二中校长等职。自1983年任教初、高中语文教学至今,教学成绩在历次大考中,县、市排名仅两次居同类班级第二,其余均为第一;带平行班时,有8次超过实验班。
  曾获县“首批最佳教师”、“十佳教导主任”、“十佳工会主席”、“百名优秀党员”,市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专家等称号。1997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1年破格评审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系全国中语会会员、《光明日报》特约编审、省硬笔书法研究会研究员;国家级课题“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主要成员和课题组长。2006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授予的“全国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报》、《语文世界》、《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合著的《文体列锦》、《我命高考作文题》、《中学生党的基本知识读本》、《在语言的天空里飞翔》、《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等书,分别由大连海运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出版。论文《美读的五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头版刊出后,《语文报》全文转载;《学习语言,开发潜能》被《语文教学与研究》评为2001年度“十佳论文”;《论语文备考中的七大关系》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级教师三人行”栏目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并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论文评选一等奖。
  《母语学习潜能自我开发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论文评选一等奖,《议论文如何布设亮点》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论文评选一等奖。
  《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对本人作过较详细的介绍;《宜昌日报》曾先后以《专家型教师,业务型校长》和《奇迹之路》为题,对本人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作了长篇报道;2005年7月被授予浙江省桐庐县优秀党员称号。
  这些成绩虽然微不足道,但作为鄂西山区的一介村夫,没有自信,没有毅力,也是无法取得的。
  
  二、科学设计自我,努力实践自我,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
  
  做一名优秀教师,须有高尚的师德、雄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娴熟的教学技巧和突出的教学业绩。这些都必须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历练中获得,必须从早从长计议,并努力践行,不怕多吃苦,不怕多做事:有痛苦的过程,才有甜美的结果。
  本人30年的教学生涯,概括起来有5个“三部曲”。
  身份:农民——民办教师——公办教师。
  学历:中专——专科——本科。
  任教学段:小学——初中——高中。
  职称:中级——高级——特级(姑且算职称)。
  职务:主任——工会主席——校长。
  这几个“三部曲”,除第五个外,前四个是在自我设计之中的;完成这五个“三部曲”,读了多少书,做了多少事,占去了多少休息时间,是可想而知的,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的欣喜,更值得回味!
  前年,我订了一个“个人发展计划”,可概括为“‘三书’计划”。
  一是“读书”计划:系统研读教科书,系统研读电脑书,选读中外名著,研读教育理论刊物;常年订阅《教育信息报》、《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报刊,更加系统地学习探究“学习语言”、“潜能开发”方面的理论。 二是“教书”计划:广泛吸纳教育信息,适时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探索轻负高效的教学模式。
  建立和完善三个模式:
  建立“自主合作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一套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性学习程序。
  建立“自学指导式”复习课模式,探究一套“教师定向指导、讲明方法和要求——学生标注梳理、积累巩固(读想记写)——教师解答疑难、检测达标”的复习程序。
  完善“文本导读”模式。根据新“课标”特点,进一步完善“参读,感受语言——议读,领悟语言——美读,积累语言——创读,运用语言”的“文本导读常模”。
  形成两种个性:
  形成文本解读的个性。解读文本重点做到以下三点:
  “于共性中突出个性”。在贯之以语感训练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一两点。以语言见长的,重在鉴赏积累;以情节见长的,重在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事件的波澜;以“情趣”见长的,重在情感熏陶;以“理趣”见长的,重在思维表述训练;以“智趣”见长的,则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等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