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朗读语感及其培养

作者:曲英华




  一、朗读语感的概念
  
  张颂教授说:“有声语言造诣,最重要的是语感,即接受和储存语言信息,发出和驾驭有声语言信息的悟性能力。”本文所论述的朗读语感是指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朗读过程中表现出的直觉和悟性。它要求朗读时对有声语言中包含的语音、语法、语义、情感等信息有精细、敏锐的直觉能力,并可凭借着准确的语感熟练地去驾驭语言。
  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特别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悟作用,但对于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如何外化的探讨则明显不足。朗读要求学生用直接可感、准确、鲜明、生动的有声语言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再现作品情理;要求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体验感悟作者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感,并能用充满情感、明确清晰、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有声语言表现作品的精神实质。这种经历了从体验感悟到释放表达的过程,最能体现学生语言感受力和表现力。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语言符号及各种语言现象的感受速度、深度以及运用能力正是朗读语感高低的体现。而朗读语感的培养和建立是加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朗读语感的特征
  
  1、直觉性
  朗读语感具有直觉性特征,即能对话语中各种微妙复杂含义及表达效果进行直觉性领悟,能在不假思索的状态中驾驭语言各要素。但这种直觉不是没有经过逻辑推理就由感官直接接受的感受、判断和认识,而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一种潜意识,是在对语言的理解、认识基础上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等整合起来之后的一种灵气和悟性。它只有经历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才能形成。朗读语感好的学生在看作品的时候,一方面迅速产生对文字符号领悟的直觉,同时又会在内心听觉上构建出有声语言声音形式的直觉设想,这使他们能够在瞬间采用适宜的有声语言形式将内心的感悟外化,使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朗读得以完美体现,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从而完成他们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朗读语感的直觉是天性更是修养。朗读语感直觉的形成虽然要求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如健全的听觉、视觉、思维及发音正常等。但这些只是朗读语感直觉形成的基础,语感直觉养成的关键是长期的学习积累和训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正确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获得关于语言的敏锐直觉,使他们能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瞬间迅速领悟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全部意义以及蕴含的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并可以凭借对于语言内容及形式的敏锐感知,驾驭语言信息的发出,是养成提高语感直觉的重要方法。
  
  2、转换性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的创造性体现在朗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作用于人的视觉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作用于人的听觉的声音符号。这种转换不是从文字到声音的简单对应,而是朗读者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活动。它首先要求朗读者真正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在看到文字符号的同时,能够运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积极联想想象,既听到声音,看到形象,又触及情感;在理解、感悟和体验作品的基础上,敏锐的捕捉文字作品的言外之意,未尽之言,潜在情味,进行创造性的填空补缺;迅速、准确、传神地对文字符号进行组合加工合成,完成符合听觉规律的有声语言的整合,忠实、准确表现作品的精神实质,鲜明、生动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朗读语感的侧重点是由文字符号转换而来的口头语言声音形式形成的语言流,它要求朗读者对语流的各个层面有敏锐的洞察力、辨别力和驾驭能力,声音高低、轻重、长短、明暗变化细腻准确,语句、句群、段落、篇章语意表达恰如其分,情感色彩分寸把握细致入微,文体、语体、语言样式选择恰当得体。同时还要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规律和技巧,恰当使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方法,运用千变万化、生动传神的有声语言描摹作品,传情达意,使朗读具有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3、情感性
  一方面语文教科书中多数文章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们是情感的负载者,字里行间凝聚着强烈的人间真情。另一方面传情达意是朗读最重要的功能,朗读时从文字作品到声音作品的转化主要依靠情感的力量,朗读感染人、教育人的社会功能也由此体现。朗读语感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作品情感的辨别、领悟与表现。朗读者从理解认知入手,借助想象,迅速引发积聚情感,并使有声语言始终伴随着准确、具体、细腻、复杂变化的感情。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语感要求的不仅是情感体验还有情感释放。它不仅要求敏锐感知书面语的含义、情调、韵味、作者的心情和情感,更要有表现这种含义、情调、感情的有声语言敏感和灵性,能够心随情走,声随情动,使理解与表达完美统一。
  
  三、朗读语感的培养
  
  朗读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千百次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虽以直觉形式存在,却是建立在有意注意的思维积累之上,建立在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大量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朗读语感的形成是在朗读实践中获得的。而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朗读教学大多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朗读创作方法的指导非常薄弱,经常是照字出声,有声无情,缺乏内心感受和体验,表达效果较差,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了。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应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提高他们的朗读技能并使他们获得良好的语感。
  1、强化语言感受能力。朗读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审美活动,而“审美的根源在于感受力”,声情并茂的朗读植根于朗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意、理、情、趣、蕴的深切灵动的感受,即阅读作品时能透过文字符号感觉到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存在从而产生内心反应和体会。它要求对文字符号高度专注和敏感,集中精力,能动思维,调动自己的所有感觉器官迅速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辨析词语意义、判断情感色彩;要置身于作品情景之中,借助自身经验展开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思维和感情活动,切身体验作品人物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把抽象平面的词语变成形象立体的画面和流动的情感。同时还要求将这种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相结合,使理解感受不断深化,从而精细深刻把握作品形象、思想和感情。这一心理过程是朗读创作的桥梁和基础,这种全身心投入的体味感悟作品的语言实践活动反复进行,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积累过程,对提高朗读语感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强化情感体验与表现
  在朗读语感直觉中,情感往往表现为对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审美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愉悦后所迸发出的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以及朗读过程中呈现的激情状态。这种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是朗读不可或缺的,没有这种有声言语发动应有的状态,朗读必然是冷漠的、懈怠的,只能是字形到字音的表层转换。因而在朗读中应充分利用直觉思维的力量,启动学生情感的闸门,使他们在反复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丰富情感积累,形成情感鲜明的良好语感。
  “笔锋常带感情”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但这感情孕含在字里行间,只有通过体味、感悟才能把握住。朗读则进一步要求在意会的基础上言传,它所具有的直接可感性使它比文字语言更能生动细腻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注重从文本入手,加强情感敏感度的引导与训练,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情感体验,并在理解感受与表达过程中使情感的感受力、分辨力、表现力得以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作品每一句话所包含的语义要素分析着手,不仅了解其客观事实、说话目的,更要揣摩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态度情感;也要立足全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的发展轨迹;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调动自己的所有感觉器官体验作品,结合个人生活阅历和生活、知识积累激活自己的情感,以深刻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和交融;还要给学生情感表达技巧和方法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达到鲜明生动的思想感情与丰富多变的声音和形式完美的统一。
  3、强化朗读技巧的传授和运用
  朗读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动理解感受作品上,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而正确朗读技巧的使用为有声语言的构思和传达提供着重要方法,是完美表现作品之精妙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正确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加工,才能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准确、鲜明和生动。例如恰当使用停连技巧,能在将文字语言序列转化为声音序列的过程中根据思想感情变化整合词语间的疏密关系,断连好词句,使表情达意完整清晰;确定并强调好重音使语句内部词或词组关系主次分明、语言目的清晰明确;处理好每个语句的语气即运用适合语句思想感情色彩和分量变化的声音形态,使朗读声音多姿多彩,细腻丰富;使用节奏技巧能够在把握全篇作品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变化的基础上使声音形式形成抑扬顿挫、轻重缓疾的回环往复,形成美感。教师不仅本人要娴熟掌握使用这些技巧,还要教会学生,让他们在朗读实践中,掌握以声传情的种种方法,并在朗读训练中反复使用,潜移默化中在头脑里形成丰富的表达形式仓库,能够在使用时得心应手,召之即来。
  
  曲英华,大学教师,现居河北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