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语文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初探

作者:朱芸花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际,教师之间也加大了听课探究的力度。但在课后的交谈中,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或自责:“我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我脱离教案了”。或:“还有几个问题没讲完。”……原因大多是有些不“善解人意”的学生,提问时开了“无轨电车”,也把教师拖出了“轨”,造成教学目标没能如期达成的遗憾。
  由此引出了一个较普通却又值得探究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应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怎样的课堂教学过程才是科学的、理想的?
  
  一、应重视开放型的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也应是由师与生、教与学彼此组成的一个开放的系统。传统语文教学确实比较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不完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是评课的大忌。所以教师往往满足于按设计好的教案引导学生完成预定的“任务”,以达到学生无问题,即重结果,同时又一味地让学生默默聆听,熟记于心,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师也正在努力改变单向静听式的缺乏生机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种教学环节,尝试多向的、立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不断扩大,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频率增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这些都是课堂教学开放性的可喜的体现。但也有不少教师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心理,面对日益活泼的学生思维,热闹多变的课堂教学情景,总是心有顾虑,担心驾驭不了学生,思维出轨,从而完不成既定的目标。因此,课堂提问还是以教师为主,组织讨论大多流于形式,许多热闹的讨论场合,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随时都会被强制中断,教师总是小心翼翼地硬拉着学生的“牛鼻子”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的“目标”,这是很不科学的,既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遏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既然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教师就应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指导学生学习,并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这方面,我有过深切的体会。记得我在上《孔乙己》一文时,就碰到过学生开“无轨电车”的情景。当我井然有序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品味了孔乙己那独具个性魅力的语言,进而想由现象上升到本质,点明作品深刻的立意时,有个同学突然提出这样的怪论:“孔乙己不值得同情,他的悲剧完全是自找的,怪不得社会,更与教育无关……”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恹恹欲睡的学生可来劲了,七嘴八舌争论了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的油锅。我不禁一颤:糟了,如不加阻止,我的课堂教学任务恐怕就完不成了。更担心这种大胆的怪论会影响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接受,但大家都在兴头上,强泼冷水,身冷心热,徒增对“标准答案”、对老师的反感。转念一想,教学任务完不成就完不成。不如引导他们就此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在争辩中碰撞出思想的火化,从而自主地感悟作品的深意。于是,我顺势组织讨论,退居二线,承担起主持人的角色。起先持“不同情观”的同学占了上风。他们条分缕析,列举了孔乙己种种讨厌的事实:盲目清高,迂腐可笑,好喝懒做,连抄书这样简易的谋生都不肯干,宁可去偷,被打折了腿还不怕丢人现眼,用手“坐着”去喝酒,十足是个愚不可及的人,哪有尊严可言?这样的人,即使在今天,也会被社会淘汰。持“同情说”的同学,据理力争:这正是他独特的可悲的性格。他那自命不凡、蔑视劳动的思想,不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教育的结果?他年轻时也一定是满怀理想的,一心想靠苦读中举,成名立世。可封建科举存在种种弊端,有多少人能如愿?才高如曹雪芹、蒲松龄那样的,又能怎样?再加上封建教育的内容,除了死背完全脱离实际的只为应试的“子曰诗云”外,压根儿就没教一点“营生”的技法,哪像我们现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孔乙己不正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吗?尽管最后还有几位同学持“保留”意见,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达成了共识。看到学生在讨论中如此投入,我大为感慨:这节课我虽然脱了“轨”,可学生却大大地“自主”了一番,并在自主中拓展了思维,锻炼了严密的思辨能力,更加强了对这篇经典的理解感悟,真是一举多得,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这不拘泥于教案的开放型教学,恰恰成为教学的亮点。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最注重的就是教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过程就是目标,一种长远的目标。教师一定要确立开放型的教学过程观,不死扣教案,盲目地重“结果”,尊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实践,有时尽可以跟着学生到教案外去潇洒走一回。
  
  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不是问题答案
  
  在课堂上教师讲得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都懂了吗?”“还有没有问题啦?”似乎学生“没有问题了”,老师的课就算圆满完成了。解决“问题”固然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应“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应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诚恳地告诫人们:“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更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体现。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作长期的努力。那么如何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应注重创设和谐的提问环境,让学生敢问。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滴水不漏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把课堂的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轻易地抹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再说,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又没有成年人那么多的顾虑,这是教师引导他们强化问题意识的有利因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尊意识也逐渐增强,很怕提出的问题太易或太怪,招来同伴,尤其是老师的嘲笑和责难,往往形成年级越高,越不肯提问发言的怪现象。对此,教师应放下架子,创设一种相互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探疑、质疑。即使问题提得肤浅、可笑,甚至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认,而应真诚地引导、启发,为学生“保驾护航”。长此以往学生自信心强了,也就不愁不敢发问了。
  其次,要善于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乐问。有了民主宽松的质疑环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问题也就多了,但时间一长,由于提的问题太浅太滥,学生们又要渐渐地失去询问探究的热情:反正就这么几个问题,我不问,有人也会问。对此教师就应有意识地把提问引向深入,“于无疑处有疑”,善于抓住恰当的语境,突兀设疑,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起学生质疑释疑的激情,并从中让学生尝到创新发现的乐趣。在教《赫尔墨斯与雕像者》一文时,我针对“赫尔墨斯显然是被嘲讽的对象”这一事实,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赫尔墨斯究竟该不该遭到嘲讽?难道他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到店中询问自己雕像的价钱,这就错了吗?他究竟错在哪里呢?在引导学生分析、感受完《变色龙》离奇的情节、独特的人物形象后,我又突发奇想:“假如小狗有思维,能说话,那么在他目睹了奥楚篾洛夫小丑般的表演后,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面对这些“亏老师想得出来”的富有挑战性的提问时,学生们就活跃起来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不甘示弱,发表了许多出乎意外又合乎情理的见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师还可借此结合发散思维、情景作文等写作训练,一举几得,真是其乐无穷。
  另外,在高年级段,还可以启动批判性思维,提升质疑的质量。如到了初三时,我让学生重新审视《攘鸡》,对攘鸡者的态度、改错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果然,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攘鸡者勇于认错的态度不是值得称道吗?攘鸡者“日损之”的改正错误的方法,不也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吗?
  总之,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善于营造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探究性等新型的教学情景,力求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能力,并在讨论和争辩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新课标的目标、精神又何愁不能实现并大放异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