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诗化教学刍议

作者:李本芳




  “语文诗化”的观念,认为诗化语文的前提是充分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核心是引诗入课堂,关键是教师要有大量的诗词积累。其实,“诗化”一词多见于哲学著述,如维特根斯坦就曾倡导哲学应该当作诗来写,是所谓诗化哲学,强调语言表意的模糊性和多向性。语文领域的“诗化”很难说是移植的产物,因为它既与传统的诗教密切关联,又是语文教师们心中呼之欲出的存在。语文的诗化显然异于哲学的诗化,它不管是内生还是移植,只有适应语文的土壤才能生根长大。在语文教学正走进新课标的今天,综览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状况,觉得这个话题很有再谈的必要。
  
  一、语文诗化是诗教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语文诗化说受启于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教思想。在生平最重诗教的孔子看来,不学诗“犹正墙面而立”,视野受阻。(《论语》之《阳货》篇)《诗大序》则鲜明地表述了诗的政治和伦理教化功用:“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充分肯定了诗是“持也,持人情性” ……一言以蔽之,诗歌具有认知、启智、审美、冶情、励志诸效用。
  诗教效用的机理何在?倍崇“摩罗诗”的鲁迅先生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其声激于灵府,令有情皆举其首,如睹晓日,益为之美伟强力高尚发扬,而污浊之平和,以之将破。”心中有诗,故能与诗人共鸣,鲁迅先生一语道破天机,可谓深中肯綮。诗歌是美的凝缩,美的化身,本身就有春风化雨“撄人心”的审美力。不难理解,人们有时会被记忆深处的几首诗歌以穿透时空的力量吸引着、震撼着;那种因想象而激发出来的难以诉说的迷离朦胧和如烟似幻的美感往往就在不经意间融进了血液和灵魂,让人在刹那间神迷其中,编织了心中永远的春天!这种诗性美在“忽如远行客”的人生旅途中,会给平淡带来绚烂,给理性带来人文,以持续温暖的力量给人以情感的慰藉、陶冶和支持。诗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事实上,我国历代优秀的文人名士大都受益于幼年时期得到的良好诗教。故此,在语文教学屡显困惑的今天,倡导诗教的回归,既是一种教学上的返朴归真,也可能因此而走上一条拯救的路径。
  但是,在今天的中学里,诗教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呈年级愈高愈淡化之势。需强调的是,由于婴幼年时期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对他们进行诗教的材料多是浅显的诗歌,加之中学教材中诗歌的比例低,大量极具思想意义、艺术价值的诗篇未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况且,中学生正处于热爱诗歌的青春花季,如果诗教止步于婴幼时期,局限于课本之内,将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诗化语文让语文课堂常现诗歌的倩影,正是为了承继传统的诗教思想并使其青春常驻。相较于孔子的时代,今天讲诗教更具有资源优势,孔子眼里包罗万象的《诗经》在今人眼里,不过是流注诗歌海洋的一条小溪而已;就引化诗词的层面来讲诗化语文,语文应该也能够诗化起来。
  语文诗化是不是使语文教学诗歌化?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定性与定量分析的问题。语文不能只教学诗歌,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课文都当作诗歌来教,语文诗化不是那种一般理解的诗歌化!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语文诗化一方面强调重视诗教思想,另一方面并不要求一节课必须引化多少诗歌(关于引化的内涵,下文将进一步探讨),然而没有诗歌引化的语文不是诗化语文。可以说,引化诗歌是承继传统诗教思想,经常发挥诗教作用的“常规武器”,是语文诗化之所以成为“这一个”的外在标志,也是语文诗化具有生命力、便于效仿能够普及开来的优势所在。
  
   二、语文诗化是语文美育的具体化、微细化
  
   中学语文教学理论蔚为壮观,各种教学方法争奇斗艳;但大道至简,当我们用奥卡姆剃刀来删繁就简时,往往可以找到一条最有效的路径,这个路径就是语文美育。诚如童庆炳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中学语文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语文美育杂涉多门学科,在理论上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但如何才能使它具体可感、真正地落在实处呢?语文诗化的回答是借助诗歌!因为诗歌是最精微的语言艺术,形象生动、富于意境、音调和谐且篇制短小,容易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因此,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引化诗歌往往可以“出奇制胜”,使学生“心中喜悦”,引发其情感的共鸣,从而具体地集中地落实语文美育,成为语文美育的突破口。
   所谓引化诗歌入课堂,“引”是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诗、精思短语以及富有诗意的经典语段等,“化”是化用、仿用,更是教师富有诗意的发挥创造。这种引化应合乎时宜恰到好处,而绝非呆板、机械,否则就只能是美育的大敌,适得其反。引化贵能点铁成金,更妙在灵活涌现、随机生成、触处成春,富有创造力和美的光彩。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雨中登泰山》时说:“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请作者当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这里,于漪老师用诗化的语言引发了学生的想象和热情,带领学生自然地走进课文的境界,这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诗化创造落实语文美育的生动体现!
  语文诗化在本质意义上是语文美育的具体化、微细化。但是,语文诗化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披上了一件诗化外衣的语文美育,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均不同。进行语文美育绝不能满足于引化一种方式,引化远不是语文诗化的全部,它更主要是一种激发情趣的有效手段,一种营造诗意的有效方式;语文诗化绝不能拒绝反而应积极吸纳其它进行语文美育的手段、方式,力求与它们交替间次,张弛得宜。只是相较于其它辅助手段、方式,引化诗歌更少限制性、更是课堂的常态而已。“美育心理是教师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之一。”语文诗化更是要求语文教师将美育理念渗透进自己的灵魂,沉淀为一种自觉的教学意识;强调教师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适当时候用诗或诗化的语言营造一种美的意境,从而陶冶情操,促进思考,点燃热情,培养学生浓厚的文学趣味。追求教学语言美化的自觉状态和作为进行语文美育的切入口而存在,以一种易操作的方式营造课堂的诗意,并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促进人的美化,语文诗化的主要意义即在此。
  
   三、语文诗化的灵魂是诗意问题
  
   一提到诗意,人们就会想到被海德格尔誉为“诗人之诗人”的荷尔德林的那句名言:“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何谓诗意?虽然海氏语焉含糊,但探赜索隐,不难发现海氏心中诗意的存在状态:诗的原初方式是存在之思,诗与思是“近邻关系”,诗和思又统一于语言;诗意也与慈爱相关联,“诗意地栖居”就是“保持慈爱与人心的同在”;海德格尔还对自然有着崇高的敬意,在他那里,自然是诗意的源泉,这也是东西方诗意观中的共性……虽然海德格尔所谓的“思”并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但显然还应该有“思考”的内核。结合海德格尔关于哲诗、诗意的见解和人们心目中应然的诗意状态,笔者以为,诗意可以分为两种:纯正意义上的诗意和普在意义上的诗意。前者首先应是对终极问题的关怀和追思,它来源于一种与生俱来无遮蔽的关乎人类命运的充沛深情和慈爱之心,因而,又足以使有情者拥有超然达观的生存智慧,又细腻又宏阔的诗性因素。诗意的源头是自然,在个体生存意义上的诗意往往要关联于自然和基于自然之上的艺术,从而达乎内在力量活跃起来的宁静和憩息,获得审美的生存。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诗意,即所谓诗情画意,往往是碎片式的,缥缈而美妙。两者并不等同然而相通,都可以给什么是语文中的诗意的问题以启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