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话题作文的审题·拟题·点题

作者:张德勤




  作文是历来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语文中考的关键。近年来的中考一直在考话题作文。它的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强,主要表现在写作角度开放,立意开放,文体开放,思维开放等方面。它的本质是鼓励创新。话题作文不限制文章的选材立意,也不规定其表达方式或体裁运用,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视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施展写作才能,表达个性,展示才艺,为努力创新提供了宽泛的环境。
  但在学生平时的写作实践中有的不顾话题,胡诌成文;有的文章虽不错,但偏离话题;有的内容空洞,没有具体的人和物;有的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在话题作文教学中首先必须注意审题、拟题、点题几个环节。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
  
  审题是写作的关键。如果不认真审题,即使洋洋洒洒,也只不过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甚至还会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果。尤其是对初学写作的学生,更应教其审题,切忌拿到题就写。
  只给出了话题的作文的审题。例如以“窗口”为话题。这就要引导学生去想:现实生活中的窗口,如小茅屋的“窗口”,土墙瓦屋的“窗口”,小洋楼的“窗口”,小别墅的“窗口”,由此想到“窗口”的变迁。难道出题仅仅要求写这些么?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从某地、某事的变化,窥一斑而见全豹,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还比如创业的经历,下岗再就业,一个人的经历,一个企业的变化,无不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再比如一个人的灵魂深处的变化,正确与错误的较量……
  给出了提示语的话题作文审题。话题作文提示语,不是立意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而是立意上举一反三的触发点。话题是在提示语和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主要是起启发思维、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的作用。例如“希望,是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是平凡生活中的小小期待。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是补充能源的加油站。希望可以将人引向辉煌,也可以将人诱入岐途。希望创造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希望蕴含着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提示语中第一句是对意义的诠释,第二句起引发启示思维的作用,第三句是从正反两个方面予以的提示,第四句提示可写故事,也可写议论文。总之,话题的提示是为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写作兴趣的。它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理解话题的内涵,捕捉主要信息,弄清话题涉及的范围。
  有写作的具体要求的审题。例如以“希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六百字。选取角度没有限制,反映的主题自选,写作的题材自选。文体自定,什么文体都可以写,但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像,千万不能写成三不像的文章。题目自拟,在选定文体的基础上一定要拟出文题,拟出的文题既要切合文章的题材,又要符合自选文体的要求,当然还要跟话题有关。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忘了拟题,而且字数不少于六百字,字数少了是不行的。
  总之,审题一定要认真,仔细,一定要慎重,考虑周全,千万不能马虎从事。
  
  二、话题作文的拟题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常言说得好:文题好,佳作成一半。拟出好的题目,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对作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拟题不好,或大而不当,或不合文体要求,或与内容的主题无关,或用“话题”作题,这些都是导致偏题、离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认真推敲文章的题目。拟题不好,如“二目无神”,文章就会失去灵性,内容再精彩也令人遗憾。
  拟题要善于化大为小,大题目从小处落笔。作文题要拟得短、精、新、巧,才会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题目中含有话题的字眼。如以“窗口”为话题,可以拟作“窗的随想”、“窗的联想”、“窗的变迁”、“窗的故事”、“心灵的窗口”等。
  题目中明显不含,实则隐含有话题。如以“交往”为话题,有拟题为“梦访鲁迅”,有拟题为“小树的眼泪”,还有拟题为“与外星人相处的日子”。再如以“美”为话题,有写运动会的,拟题为“问赛场:谁是英雄?”;有写同学心灵美的,拟题为“班长,怎么不爱你?”
  用与话题有关的事物为题。如以“关爱”为话题,当你最需要同学帮助时,就不妨以“同学的鼓励”为题;当你最需要老师理解时,就以“老师的理解”为题;当你最需家长同情时,就以“妈妈的同情”为题。
  借用名言、警句为题。如以“干”为话题,可用“实践出真知”为题,可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为题,还可用“重在行动”为题……
  用设问、呼告的形式命题。如以“快乐”为话题,可拟为“快乐,你在哪里?”,也可拟为“快乐,我需要你啊!”还可拟为“妈妈,请给我快乐”……
  但是,话题作文最忌讳以话题做文章,因为这种题目太大,太笼统,不免有拟题能力太差之嫌,更谈不上新了。因此,要教学生拟题,力争拟出好的题目,能明眸皓齿亮全篇,使文章的眼睛有珠,给读者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三、话题作文的点题
  
  学生的话题作文,有的文章内容丰富,文笔不错,但不够贴近话题,如能在关键地方点一下话题,就会使文章顿时生辉。
  点题是指在文章的篇首、文中以及文末恰当的地方点题,点出话题或题旨。点题恰到好处,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篇首点题。“窗的联想”开篇就是这样写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杜甫从小小的窗口看到了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看到了来自东吴要向远方行驶的船只。使我感到窗是博大的,窗也可以包罗万象。”文章在开头紧扣文题,同时也点明了话题。篇首点题给人开头扣题的良好印象,也能激发读者急欲探究的欲望。
  2、中间部分点题。《心灵的窗口》一文中间有这样一段话:“妈说:你小时候,干什么事毫不隐瞒,毫不掩饰,心扉永远像一扇打开的窗。”这是借人物的语言点题。接着又写:“时过境迁,那敞开的小窗已经关上了半扇。”还写道:“剩下半扇敞开的小窗已经变成半掩的了。”最后又写道:“路旁一户人家的窗户打开了。”在文章中间部分反复点题,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加深了读者对文章旨意的理解。
  3、篇末照应文章。《心灵的窗口》是这样结尾的:“一间不开窗的房子,空气会污浊不堪;而一颗不打开心扉的心灵,会变得窒息、龌龊。打开门窗,吐故纳新,才能保护心灵的纯洁。”这样回眸全文主题,点明了题旨,深化了主题。
  如果没有点题的语句,文章就会变得黯然失色。因此,在文章恰当的地方点题,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学会点题的方法,恰到好处的点题,对偏题离题的作文有妙手回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