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材料型关系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者:赵爱东




  一、试题精选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5年高考全国卷I)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说,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入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各异的锈铁锭不甘寂寞地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做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
  丁:他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请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4年江苏高考卷)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5、作文(2005年高考江苏卷)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6、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2005年高考福建卷)
  
  [注意]
  ①联想或感悟,要写与两幅画都相关的内容;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不得抄袭。
  
  二、题意分析及方法探究
  
  1、先说全国卷
  [分析]2005年全国的三套试卷的作文题既有其共同点又有其不同点,共同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均为“材料+导语+要求”型的话题作文;②均为“甲和乙”式的关系类话题;③均为“三自”“一不”“一必须”式的要求。
  不同点:话题的关系类型不完全相同。具体来讲,“出入意料和情理之中”既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转折关系。但总的说来应以“情理之中”为作文写作的重心,重在讲明事情看起来出人意料但细想起来又在情理之中的道理。可记叙亦可议论。而“位置和价值”则不然,二者既非并列也非转折,细究其关系,大约可为假设、条件或因果等关系。而且应侧重写“位置”的重要性。至于“铭记与忘记”恐怕主要应为并列关系了,在写作时两者自然也都要兼顾。
  [方法]
  探究关系,分清轻重。
  2、再说江苏卷
  [分析]与全国卷貌合神离的是江苏卷及其要求。从表面上看,类于全国卷,但其话题内在的关系及其要求又不同于全国卷。两年的江苏卷均有其独具面目的“注意”且鲜明地表现在“第①”小点上,并对所给的话题中的两到三个方面明确指出可选取其一或两到三方面展开。这样,立意的空间就大大增加了,话题内在的关系也就可以不深究,但若要都写则当然还是要考虑的。
  2004年卷若写其一点,则应注意“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的拟人特点并用以表现在特定情境或时代下的人的沉稳与灵动的品质。若写2005年考题中的一点,则应抓住“凤头”、“猪肚”、“豹尾”的比喻义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着力表现其开端、发展与结局即可,即凡事要有好的开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也可写饱尝风雨,历经霜露的过程,着力表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般的艰辛与坎坷,从而表现每人每事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警示人们要注重过程的追求,树立“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客观唯物史观;当然也可写“豹尾”的重要性,即矢志追求结局的辉煌。可表现人生贵在有圆满的结局,在接近成功的关键时刻要能坚持得住,以免功亏一篑,遗憾终生。
  若就其两点或三点写,则应分析概念间的内在关系。细想起来,它们内在的关系既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以理解为递进关系。即为人做事既要有“山一般的沉稳”,又要有“水一般的灵动”;既要注重开端(“凤头”),又要注重过程(“猪肚”),也要注重结局(“豹尾”)。或者确定为为人做事不仅要有“山一般的沉稳”,而且要有“水一般的灵动”;不仅要注重开端,而且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局的完美。
  [方法]
  找准相似点,统筹且兼顾。
  3、最后说说福建卷
  2005年的福建卷的作文题是一道设计很新颖的题目,它以抽象的图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乍看令人感到茫然,但再读读提示语——“请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就觉得它实质上仍然是关系类话题作文,要特别注意提示语中的“对它们加以比较”,即要兼顾,不可只写其一。从所给图形及其文字要求看,均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说出,说明用了拟人辞格,这也就给了我们一把解题的钥匙,它们其实代表着现实中的不同面目的人,即“规范与新颖”、“稳定与多变”、“短与长”等等。
  [方法]
  联系实际,化虚为实。
  
  三、训练题设计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老子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材料二]上帝带教士参观地狱和天堂,教士发现两个地方完全一样:一群人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每人手中都有一把柄太长的汤匙。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地狱里的人愁眉不展,而天堂里的人都很快乐呢?”上帝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天堂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
  请以“为人与为己”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提示: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条件关系)
  2、阅读《郁离子》中的一则故事,按要求作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山中,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何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赵人养猫,虽赔进去了一窝鸡,但毕竟灭了鼠患,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算是有得也有所失。生活中类似的事是很多的。
  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提示:如果有一得,那么就必会有一失。(假设关系)要正确看待得与失的关系,不要患得患失。
  3、阅读《论语》中的一则内容,按要求作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请以“正己与正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提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条件关系)强调“正己”的重要性。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注:师即颛孙师,商即卜商)
  ②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翻炒不够,就会煎糊;翻炒过度,又会翻烂。其实,不光是治国如此,人生万事又何尝不讲求一个度呢?
  请以“过度与适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提示:要适度不要过度。(选择关系)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诗人说:“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而一位科学家却说:“有幻想才能有创造,才能打破传统,才能发展科学,才能让我们更快地腾飞。”
  请以“脚踏实地与大胆幻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提示: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大胆幻想。(并列关系)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桃园里,一阵轻风过后,片片桃花飘落大地。
  对此情景,蝴蝶黯然神伤地对桃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那些漂亮的花儿呢?”
  桃树很平静地说:“花儿虽美,但比起明天那满枝的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
  请以“放弃与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同上。)
  提示:要想有所追求,必须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有更好的追求。(条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