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把写作当作一种游戏

作者:王秋珍




  在现实生活中,写作似乎成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师生都惊恐不已,乃至谈“文”色变。其实,心态决定一切。假如我们将写作当作一种游戏,自然就少了害怕,多了快乐。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and)和埃里克森(E.H.Erikson)指出:“游戏可帮助儿童工作,通过内在动机(来自思想、观念)和限制性作用(来自环境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借以发展较大的智能以应付现实生活中矛盾的需要。”日本医学专家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中提出,良好的情绪能使大脑分泌出令人心情愉快的神经化学物质——脑内吗啡。一个人如果以积极的思维方式,豁达乐观的心态和愉快的情绪对待事物,就能产生多种脑内吗啡,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抓住生活中提供的机会,创设生活情趣,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游戏的自然心态,快乐心态,就能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心灵。而写作的动机一旦发自学生的内心深处,写作就成了马斯洛心理金字塔中最高一层的需求: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验证自己能力的过程,一种不吐不快的心灵宣泄。
  1、发现自我
  [故事一]
  苏格拉底拿着一个苹果,从学生面前走过,边走边说:“请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走向讲台,举起苹果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香味了!”
  如此重复三次,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看了看周围,也举起了手。
  其实,那是一只没有气味的假苹果。
  [故事二]
  一次,我叫学生拿出纸笔,要求在我将题目讲出半分钟内写下答案。
  问:“船长带着牛羊出发,船上有牛45头,羊8只,请问,船长几岁?”
  结果,65位学生,只答对了7位,其余都将两个数字相加或相减。
  詹姆士说:“不要模仿别人。让我们发现自我,秉持本色。”然而,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了自我?是什么让学生走不出思维定势?
  教育不是知识的克隆,不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让人成就自我,超越自我,让个性和特长得以充分地施展。每个人有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内心诉求,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我们要学会发现自己内心的东西,发现自身的烦恼、快乐,发现自己的特长、性格,发现人性的亮点、弱点。“自由忠诚地表达自己,孩子将会从中得到愉悦感、解放感和满足感,并且变得善于表达。另一方面,表达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寻觅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新语文写作》)就像故事一,学生为什么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就像故事二,“我”为什么不加思考,想当然地拿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由于深有同感,由于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听说要写作,同学们或颔首,或微笑,胸有丘壑,心有千言。大家都似乎第一次真正地从内心审视自己。这次写作,无论是从作文,还是做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培养爱心
  [故事三]
  有个黑孩子体弱多病,母亲让他学拳击。但他常常惹是生非,每次母亲都要狠狠打他,边打边骂也哭。黑孩子跪在地上,一边让母亲打,一边认错。20岁那年,他取得了平生第一个拳击冠军。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他把一个抢占老人座位的男人打得头破血流。回到家,母亲又边打边骂边哭。没打几下,他抱着母亲的腿呜呜地哭起来。原来,母亲已苍老得无法把自己打痛了。这个黑人叫霍利菲尔德,世界拳坛的英雄。有人问他,是什么使他在最后关头站起?他回答,是母亲那句“我打死你!”
  这是一句世界上所有母亲的口头语,它的背后是亲切,是沉痛,是恨铁不成钢的深爱浓情!
  选择讲这个故事是因为班上有不少家长向我诉苦,说孩子走得越来越远,根本不理解家长,更不必说关心和爱了。有位女生因为母亲骂她太重,居然5年来没叫一声妈妈。
  爱是一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掏,产生的是幸福感。有付出才有幸福。然而,随着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增多,孩子的爱心变形变味了。然而有爱心才有动力。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还谈何敬业、爱国?
  然而,如果我们给学生讲一些爱心、孝心的空道理,学生很容易觉得厌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不妥当的方法,这一切都会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都采取漠然的态度。”教师用讲故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知不觉中将爱的触角伸入学生心灵深处。
  当我请同学们谈一谈父母亲关爱自己的一些细节时,他们或内疚,或悔恨,或感动,有的学生竟哽咽不能语。后来,我又布置了一系列作文,如《父母的爱情》、《假如我是妈妈(爸爸)》、《给父母的一封信》等,既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又极大地促进了沟通,强化了学习动力,深受家长赞赏。《中学生优秀作文》还以专栏的形式刊出了部分作文。
  3.了解社会
  如果一个学生,过分沉迷于身边的琐事,过于把眼界内敛到自己的悲欢,不关注身外,不关注社会,不关注大家共同思考的大问题,就会变得很短视、小气、猥琐,从自我迷失走向自我迷恋。这样的作文,纵然“优美”也不理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做一个大气凛然、才气沛然的人。
  社会是我们的舞台。人际交往、人生的奋斗、珍惜生命、关注环保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的。我喜欢在每天的课堂上讲一些时事新闻,讲讲自己对一些现状的忧虑、思考,同时带领学生主动去了解社会。
  比如写小通讯,让学生去采访社会人士,获得了双丰收:既写出了高质量的通讯,又获得了真切的采访感受,融入了社会,增长了才干。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风雨交加的旅程》、《为霞尚满天》、《喜事临门》、《闪光的人生之路》等都在刊物上发表了。就像一位女同学所说:“我觉得写作文就像在讲故事,愉悦自己的同时,也教育了别人。”
  此外,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体育。而体育,是最能凝聚民族精神的活动。于是,我常常去图书馆借《新体育》、《健与美》等杂志,有时读上一篇,有时借给学生看。第47届世乒赛在巴黎的巴尔西体育馆落下帷幕,中国队包揽了除男单外的所有金银牌,留下了惟一的遗憾。当乒乓王子孔令辉在男单半决赛中无奈地扔下球拍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像这种话题,学生总是津津乐道。他们常常在课堂上你辩我论,七嘴八舌,然后下笔成文。
  由于对社会多了一层了解,学生写起作文来特别有时代气息,比如神舟五号上天,我国成了继苏、美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女排17年后,一剑封喉试东瀛;众志成诚,挑战SARS以及北京的沙尘暴等,给人以时代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忧患感。
  4、关注大师
  这里所讲的大师,是思想的大师、文学的大师、科学的大师。这些大师都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代表着时代进步的、影响历史进程的、影响人类思想的顶尖级人物。他们留下的文章,他们自身的历史、传记,他们的言论,都是人类智慧金库中最鲜活的一些东西。
  [故事四]
  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一连收到了743张退稿单。但他毫不气馁,终于等到了第一部作品的问世。他潜在的创作才能如大江奔涌,不可遏止。到他1973年75岁逝世的43年间他一共写了564本书,总计4000多万字。他本人身高1.78米,而他写的书叠起来超过了两米。
  这个故事,和学生的距离似远非远。约翰·克里西的执着、勤奋,像一面猎猎招展的旗帜,在引导着学生,让他们反省,给他们激励。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大师更多地融汇了历史跟现实,甚至还指向未来,他们可以教我们穿越时空,教我们顶天立地地做人。关注大师,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观照,对自身的一种提升。
  我们知道,许多学生熟悉周杰伦、阿杜、朱利亚·罗伯茨,熟悉樱桃小丸子、红色警戒、帝国时代,却不知道梵高、雨果、苏武、陶行知。遇上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不肯吃苦,没有志向,成了不少学生的通病。
  上课伊始,我有意在黑板上方写上一句名言,诸如:
  即使将我置身核桃壳中,我也拥有一个世界。
  ——哈姆雷特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雨果
  渐渐地,此项内容由每日的演讲者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忘穿插一些名人故事,并指导学生看名著,看传记,收集名人名言等。2003年11月24日,是巴金100周年诞辰日,我们以“走进巴金”为主题,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巴金的经历,熟悉巴金的作品、学习巴金的为人等。
  向大师学习,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向大师学习,我们未必能够人人成为大师,但有了这种精神底蕴,有了这种灵魂的追慕,我们就可以慢慢摆脱狭隘,写出大气之作。
  说起写作,我们想到的往往是文章的构思、语言、立意、给了学生太多的拘束,太多的框架,让人无所适从,望而却步。其实“作文,就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淌,就是心灵自由自在的飞翔!”(李镇西)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言:“写作是人类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温暖。”“要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受去写作,不要过多地进入文章结构游离状态。”游戏的心态就是让学生的心灵放飞,多一份自然,多一些快乐。
  当然,“只有当游戏者沉浸到游戏活动中去时,游戏活动才会真正充满其所具有的目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把写作当作一种游戏,并非将写作看作一件可以敷衍的事,其本质是以可能的形式、简便易行的途径,如现身说法,通讯采访、走进故事、现场演绎等,创设一种随意、宽松的氛围,打开学生的心窗,让其文思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