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论语文教学兴趣的触发点

作者:肖海洋




  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求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从古今中外的许多事例及我们自身来审视兴趣的源头,我们便不难发现有些兴趣是与生俱来的,以后能遇到合适的环境便能长成参天大树;有些兴趣是潜在的,如果遇到适当的诱因被激发,便一发不可收;有的兴趣也许是因为后天的契机促成的。契机有许多,可以是被精彩的朗诵所感染,可以是被力透纸背的力量所震撼,可以是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可以是因为一本好书的影响等等,不一而足。把握好了契机,激活了兴趣,再加上在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恰当的呵护,兴趣便能成就一个人。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一个伯乐,一个园丁,能用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兴趣的火花,小心地培养它,让它灿烂开放。不仅如此,教师更应该是那个击石成火的人,能制造适当的契机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就学生的人生。卢梭《爱弥儿》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说,构建以“趣”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必要的,而对于有着自己独特的课程特点的语文教学而言,则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这首先是因为语文课程特点决定了语文必须是大语文,课文仅仅是个例子,课内的学习仅仅是整个语文学习的一个点,一个兴趣的触发点。语文学习的自觉性要求远比其他学科大得多。其二、学语文需要的是慢功夫,几乎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必须假以时日,必须靠一天天的积累。而且语文教师也很少能像理科老师一样教给学生具体的解题方法,语文更多的是靠悟性和语感,以及由此而内化的一种能力。悟性和语感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广泛的阅读的基础上的,能力的培养更是不断操练的结果。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比哪一学科都更需要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就必须依赖兴趣的力量,因为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等于将自律的魔棒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欲罢不能,孜孜不倦。如果说兴趣可以成就天才,那么趣也只能是兴趣才能成就语文。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这样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家马斯洛假设了人的心理需要的五个层次,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存、安全、爱与归属等,成长需要包括自我实现、认识与理解、审美等,满足基本需要可能形成轻松与满足的感觉,满足成长需要可能导致惬意与进一步实现的愿望。教学法如果能触及到这些需要的层面,尤其是触及到尊重需要、爱与归宿需要等精神需要层面,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实现。
  《新课标》倡导生命课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生命多方面发展。”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把儿童当作人,尊重孩子们成长的生理心理规律。他认为那种不顾及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的教学方法,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发展规律,笔者将语文教学兴趣的触点定位为“三趣”,即形趣、理趣、情趣。
  
  一、形趣
  
  哲学家周国平在《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提到: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好奇心有许多敌人,其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孩子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般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递减”。而攻克这一敌人的办法就是改变,不断地改变而不至于习以为常,形趣即变换教学方法,用有趣而新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主要方法:一是课堂设计的新颖独到,对教材的独到处理,因为教材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趣味性本身就是极富吸引力的,再配上丰富多彩的形式就更富有吸引力了。二是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策略,通常指:演讲、辩论、背诵、练习、评论、小组讨论、小组设计、探讨与研究、发现式学习、问题解决、偶尔做出乎意料的事等等。三是根据情况经常变换策略,尽量不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里反复使用同一策略。因为有的策略尽管很有效,但如果使用过多或者常规化,学生可能对它失去兴趣。四是确保每一个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新颖性,体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就是必须选择有意义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目标,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可更好地选择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材,发掘教材中有意义的有趣的因素。在“形趣”方面,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激趣十二法”就是花样不断翻新,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永远保持着“高温状态”的成功的范例。
  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就能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做到如马斯洛所言,让学生轻松愉快甚至惬意,在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基础上还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让学生在“有所乐”中兴趣大增。
  
  二、理趣
  
  一篇好的文章真正让人余香满口的应是作者独到而深刻的思想,道人之所未道,想人之所未想,即文章散发出来的理趣。所谓“理趣”,就是给人启发,耐人寻味的东西。好课如好文,理趣不可少。如果说“形趣”是学生学习外在的推动力,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则是他们强劲的内驱力,高明的教师应是最擅长激起并迎合这一可贵的求知欲来提高学习效率的,而满足求知欲的重要手段莫过于给学生以“理趣”。
  理趣的“理”指事理、常理、哲理,能给人以启发的观点、方法等。某国教育家说:“并不是学习中一切事情都是有趣的,其中一定不免有枯燥的东西,并且必须如此,你要训练学生不但去做感兴趣的事情而且也要去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以完成自己的任务为快乐而去从事。”对语文学习而言,理趣不是人云亦云的解读,不是照本宣科的讲解,它应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观点,是对文章别样的解读,是复习指导时有效的方法,因为这些就是学生学习初始时的心理需要,其实也就是学生的求知欲的需求,学生总是希望通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有所获,这是越往高年级的学生越明显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在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那么语文教师便应该抓住契机满足这个需要,方能保证兴趣的浓郁。否则就会失于无趣。我们知道,有些兴趣的激发是建立在成就感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而成就感一般又是建立在求知欲得以满足的基础上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朝气勃发求知欲强烈,如果能让学生在“有所得”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就能以苦为乐,化苦为乐,兴趣就激发了。魏书生老师就是这样一直训练学生苦中求乐的本领的。“理趣”让学生在有所悟有所得中享受求知欲得以满足的快乐,从而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等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爱因斯坦也曾说“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即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可见课堂的“理趣”对激发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满足的是学生“认识深藏的奥秘”的乐趣,是学生可贵的求知欲。
  
  三、情趣
  
  “情”,指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而课堂教学中的情趣,应该是指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被感染,从而兴趣被激发。“情趣”体现在:
  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理想的人际关系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谅解、友好、体贴及学生间比学赶进、奋发向上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往往有一种安宁、惬意、求上进的心态。”(《实践教育学》第178页)魏书生老师所倡导的师生间、学生间 “多互助少互斗”平等融洽的关系就是这种“情趣课堂”的特征的体现。
  二是教师积极健康的感情。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教师也有复杂的感情,有时也许是消极成分占主导地位,但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将消极感情消除或隐藏起来,以热情进取幽默乐观的面貌出现,用积极健康的感情感染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整天阴沉着脸愁容不展的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帮助学生确立目标。让学生自己确立相对短期的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可较快地看到结果,因而学生能获得较高的内在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同时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背景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对学生已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有所成”中兴趣大增。
  于漪在《思念》一文中说:“我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在宽松的气氛中,激发大家旺盛的求知欲,增强融洽的黏合剂。”赛妮娅在《演员与教师》一文中也指出:“我们为数不少的教师,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是沙哑的,土话方言叽里哇啦,谁也听不懂,无激情的讲课必然得到无激情的听课,不动真情的讲课,就无真情的听课,师生无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苏霍姆林斯基在《要保持“水源的清洁”》一文中说道:“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何况是扼杀兴趣呢?总之,“情趣”就是重视情感的交流,尊重人的价值、精神生活,关心学生,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人本主义精神应是“情趣”的源泉。
  如果从课的程序上看,教学之始重在“形趣”,注重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让他在“有所乐”中产生听下去的欲望;教学之中重在“理趣”,注重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他在“有所得”中保持好兴趣的温度,“情趣”贯穿在始终又突出在教学之末,注重激励,让学生在“有所成”中强化兴趣,虽然三种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内容不同而有所侧重,但都是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的。如果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看,低年级重在以“形趣”刺激学生尚不太持久的注意力;高年级重在以“理趣”刺激学生渐强的理性思维和反思能力;“情趣”则贯穿始终,同样,虽然有所侧重,但对于一堂课而言,“三趣”应“三管齐下”缺一不可,目的在于给兴趣一个契机一个触发点,或者有所乐或者有所得或者有所成。总之,语文课堂应该是趣味盎然妙趣横生的,从为兴趣创造契机到对兴趣的小心呵护,变着法儿让学生感兴趣,以兴趣务语文,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达到“不待教而自能学”的效果。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南方中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