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语文课应远离虚假的繁荣

作者:宋卫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有些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假的繁荣,值得广大的一线教师加以警醒和重视。
  
  一、一味摒弃
  
  现今有些语文课曲解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授课伊始,让学生自学课文,接着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教师放任自流,不加以必要的引导和启发,且这种“模式”日趋成为时尚,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摒弃,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繁荣。结果是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殊不知,新课改只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革创新,而并非对传统的全盘否定,正如“整容”只是在原有的躯体上修改、弥补一样。传统语文教学中“博学而笃志”的教学理念,“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文道结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原则等,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要在这些优良的“基因”中注入改革创新的血液。如果一味地摒弃,丢掉我们的优势,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不停地翻烙饼,那样只会使我们的教育永远在废墟上重建,永远是零起点。
  
  二、无土栽培
  
  现在听课,看教例,纳闷的事越来越多。上《活板》,文本的基本解读尚未完成,就讲开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教《愚公移山》,字句尚未弄明白,就组织学生辩论愚公到底愚不愚。过去否定过了的架空分析,现在似乎又成为时髦。课文成为话题作文的话题,文本阅读成为类似话题作文的游戏,淡化甚至放弃识记与理解,对语文学习无疑是釜底抽薪。
  有的上课伊始,总是让学生匆匆读完一篇课文,接着就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些语句或段落,请说说理由。课堂上,在教师不断地鼓励和诱导下,学生确也发言踊跃,各抒己见。看起来也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好像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也许连这篇课文讲的内容是什么还未来得及去思考、去感知、去体会,就被老师拽着去欣赏了。鉴赏应该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展开、提升,才能鉴得深刻,赏得自如,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如果一上课就来个鉴赏,无异于镜花水月。
  许多公开课、展示课,刻意标新立异,执教老师为了张扬“人文性”,增大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十八般武艺”全上阵,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正反方辩论,一会儿课本剧演出,“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在于,这样包装亮丽华而不实的课目前正在作为某种“范式”而被纷纷仿效着,认为这就是实践新课标的理念。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多元泛化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接受美学的经典性名言。但学生在语文课上的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标的学习行为,不能把语文课内的阅读教学和一般读者的欣赏文学作品等同起来。有的语文课,强调多元解读,让学生信马由缰,见仁见智,理解无限,课堂表面上看“异彩纷呈”,学生似乎也成了学习的主人,实际上收效甚微。由于多元解读的泛化,学生再加上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的不足,对课文的解读有的离谱太远。如有的学生读了朱自清的《背影》后,认为父亲爬月台过铁道买橘子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学习《愚公移山》认为愚公确实愚,移山不如搬家;学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说母亲不搞计划生育;读了《武松打虎》后,认为武松不保护野生动物。这样不顾文本的整体意义、深层意义而曲解文本内涵的解读却被视为创新思维大加赞许,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喜人局面中,我们应学点教育史,学点辩证法,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改革和创新中克服片面性,防止绝对化,少走弯路。少出现反复,才能使畸变的课堂回归常态,才能使课改沿着科学的轨道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