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从近几年高考看文言文翻译

作者:周同一




  2002年之前文言文翻译一直是设置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是自从2002年以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翻译。这种变化,明显地提高了要求,加大了难度。
  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这几年这种题型的设置变化。2002年首次出现,分值为5分;2003年沿袭这一形式,分值仍为5分;2004年不仅沿袭这一形式,而且分值增加为8分;2005年继承了前三年的形式,分值增加了一倍,竟达到10分。从以上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越来越重视考生自己动手翻译的能力。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我认为这正是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因为这种要求考生亲自动手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强调了考生既要字斟句酌,又要顾及全篇,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能力考查,它不仅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既要学生会读,又要学生会写。
  基于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翻译试题的变化,我认为有必要在文言文学习中加强翻译的训练。
  那么,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呢?
  
  第一,要有全局观念。
  
  纵观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的语文试卷,我们可以发现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均为纪传体且多集中于“二十四史”。这类材料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寄托作者的深情。因而,它有一个完整的中心和明确的主旨。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要求我们要有全局观念,要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和理解。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其中的“知”,孤立地看,解释成“知道”也不错,但联系上文看,这样翻译就不正确。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李广这个人或他死这件事,怎么会为他“尽哀”?联系全文来看,这个“知”最好翻译为“熟知”、“熟悉”才合乎情理。
  
  第二,要关注核心词语和特殊句式。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要想翻译好一段文字除了要有全局观念,联系上下文,还离不开弄懂个别核心的词的词义。在翻译句子时,要对所给语句中的每个词语作出准确的理解,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关键词语。例如,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一句中的“岂”、“其”、“勤”、“恪”等是核心词语,因为“此”、“非”、“天”、“佑”等等在翻译上一般不会出错。再如,2004年高考试题中的“……与交止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一句中的“比”、“通”、“贸”、“籴”等是核心词语,其它词语则不易出错。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许多是不同的,辩论这些不同,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句式,是阅读文言文,做好翻译题必需的能力。《考试说明》明确列出六项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关注特殊句式。
  
  第三,要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与标准。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信、达、雅”,这是基本要求,也是最高标准。
  所谓信,就是准确,忠实于原文,不增不减原意。做到“四个一”,即原有的意思一个也不能少;原无的意思一个也不能多;原文的意思一点也不能改;原文的语气一点也不能变。例如2005年的“裴使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译为“裴使(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勤勉谨慎吗?”
  所谓达,就是要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中的“其李将军之谓也?”如果忽视“其……之谓也”的固定句式,就会不通顺,也就不能达到“达”的要求。因此,要想使翻译通达流畅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要搞清原句是否有文言文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被动句,意动句和使动句等,要把这些特殊句式变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2)要补出原文省略的内容;(3)要注意句中和句间的关系,一些关联词要译出或补出;(4)借代词要用本体去取代;(5)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所谓雅,就是用词造句讲求精美,有文采,典雅得体。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日饮得无衰乎?”如果从一词一译的角度来译,可以译为“您每天的饮食恐怕减少了吗?”但是这种翻译显得生硬,不符合触龙那种亲近关切的语气,应译为:“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要想使译文典雅得体,必须注意人物的个性、语气和文章的文体风格。
  
  第四,要学会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可以概括为“留”、“替”、“增”、“删”、“调”五个字。
  “留”,就是保留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文言文中某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国号、帝王年号等,可以保留不译。例如,2004年高考试卷中“郡不产谷实,而海里出珠宝,与交止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其中的“郡”、“交止”、“海里”为地名,“珠宝”、“粮食”为器物名,它们在译文中应保留不译。另外,文言文中古今同义的词,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词语,译文时也可保留不译。
  “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在单音节词的前边或后边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文言词大多是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大多是双音节词,所以这种增补的情况在翻译时较多。一个单音节词可能变换成若干个双音节词,翻译时取哪一个,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其中的“古、学、必、师、传、受、业、解、惑”等单音词就分别译为“古代、求学、必定、老师、传授、道理、教授、解答、疑惑”等双音词。另一类是补出原文省略的部分。由于文言文表述是比较简略的,因此翻译时必须补出省略的部分意思才能完整。如“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高考卷)应译成“到(他——指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不熟知(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又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这个句子可译为:“(第)一(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鼓足了;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这两处译文括号内的词语,都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增补出来的。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如果不补出相应词语,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删”,就是在不影响文言文原意的前提下,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是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助词。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这里的“夫”与“焉”分别是发语词与语气助词,翻译时可以删去不翻译。上句可以译为:“大国,难以揣测呀,怕有埋伏。”
  “调”,就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调整文言文特殊的语序。文言中特殊句一般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及主谓倒装。
  (1)使动用法,原文结构为“动词+宾语”,译文应调整为“使+宾语+动词”。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句中用了使动用法,“来之”应调整为“使之来”。
  (2)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它怎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看成)什么。即句子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状态和性质。意动用法可分为二类,一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原文结构为“主语+形容词+宾语”,译文调整为“主语+觉得+宾语+形容词”。一般可译为“以+宾语+为+形容词”或“认为+宾语+形容词”。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爱我”。二是名词意动用法,原文结构为“主语+名词+宾语”,译时应调整为“主语+以(或“把”)+宾语+为(或者“看成”或者“当作”)+表意动的名词。可译为“主语+以+宾语+为+名词”。例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可译为“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3)宾语前置,原文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译时应调整为“主语+谓语+宾语”。例如,“大王来何操?”可译为“大王来拿什么?”
  (4)定语后置,原文结构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译文时调整为“定语+的+中心词”。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可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5)介宾短语后置,原文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介宾短语”,译时应调整为“主语+介宾短语+谓语+宾语”。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这里的介宾短语“于孙将军”后置,译文时应调整到谓语“求救”之前。这句话可译为“事情很紧急了,请允许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6)主谓倒装,原文结构为“谓语+主语”,译时应调整为“主语+谓语”。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可译为“你太不聪明啦!”
  另外,还有一些互文见义的句子,翻译时也必须调整,否则句子就难以理解。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如果译成“将军身经百战为国战死,壮士转战数载胜利归来”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样翻译语意不通。因为这二句是互文,应把这句话译成“将士们身经百战为国战死,他们转战数载胜利归来”。
  虽然,高考在加大翻译的分值,增强翻译的难度,但是只要了解了文言文特点,掌握了翻译的方法和规律,再加上平时多加训练,相信翻译好文言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