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考场作文升格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士文




  考场满分作文一般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个中奥秘除了选材新、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美、意蕴丰、品位高外,还注意了文章各个环节间的相扣与整合。就一般的考场作文来说,既有亮点,也有黑点,两者并存,亮点多分值高,反之则低。要使考场作文升格,提高档次,就须去除黑点,增加亮点。作文分值低,不一定都是语言因素,大多是非语言因素:或不懂得作文的一般章法,或缺乏整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或写作的随意性等等。可见考场作文升格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怎样使考场作文升格,使之胜人一筹呢?
  一、开头简短一些。写一个精彩的开头不容易,但写得简短一些是不难做到的。考生应把开头压缩得短些再短些,精些再精些。无论你用哪一种方法开头都应该服从“入题快捷,揭题迅速”的需要。写议论文,可以直接提示论点,如吴晗的《谈骨气》开门见山地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的中心论点。写说明文,可以直接揭示说明对象,如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开笔就写:“统筹方法是一种……”写记叙文,也可以直接揭题,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一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然,开头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但即便不直接揭题,也应三句话不要离开题目,三言两语引出论点或说明对象或文章叙述的重点。
  开头不简短是作文一大忌。迟迟不入题,下笔离题万里是常见的毛病。如写《我欣赏自己》,有些学生往往从我们在阳光下幸福成长——年轻一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采——我们都要敢于欣赏自己——别人欣赏自己爱劳动——我欣赏自己知错就改。避免此类毛病,考生在动笔前首先把准文章重点,紧扣题眼入笔。《我欣赏自己》的题眼是“欣赏”,应扣“欣赏”开头,可以这样开头:犹如太阳欣赏自己的光辉灿烂,月亮欣赏自己的温柔如水,我欣赏自己知错就改的性格。
  现在考场作文话题作文见多了,考生不要在话题上徘徊,不要把话题中的提示语一股脑儿搬上作文,也不要对话题及提示语议论。应从与话题有关的一个小处入笔。那种不痛不痒、不着边际、可有可无的开头文字一概不要。直接入题,不会跑题,也能突现文章中心。
  总之,开头要像个“头”,写长了就不像个头,且容易淹没文章中心,或中心不能突现。阅卷老师几行字下来,看不清你的文章重点,就初步确定你的中心不明确。所以若写不成“龙头”“虎头”“凤头”,也要写成“羊头”“狗头”“牛头”。
  二、切口巧妙一些。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安排,表达的效果大不一样。选准切口,以精彩镜头突现,就能一下子点亮读者的双眸。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围绕着“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疑问展开故事,以“我与老余在迷茫的暮色、绵延的群山、茂密的树林中急切寻找宿处时,忽见梨林深处的小茅屋”为切口,然后追寻茅屋主人。这样的安排,情节集中而且新奇,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胜境。如果不这样安排,完全按时间顺序写:从解放军建茅屋——梨花照料茅屋——梨花接着照看茅屋——瑶族老人投宿茅屋——我与老余茅屋过夜——瑶族老人送粮食回茅屋——最后我们一起修葺茅屋。这样写,故事就平淡无奇。可见选好切口多么重要。再如,有一考生以《勇气》为题目写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女教师来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师生关系融洽,一个淘气的男孩捉了一只蛤蟆关进她教桌里,她打开抽屉吓得大叫,男孩子的母亲批评了男孩,让他去向老师道歉,孩子来到教师门前,却没有勇气进去。后来老师像妈妈一样为另一个生病的学生忙里忙外,孩子感动了,他鼓足勇气进老师房里道歉。”这样写,头绪多,中心不能突现,因为没有选好切口。不妨这样写:我站在老师门口,手举起来又放下,放下去又举起来,唉,我实在没有勇气敲开老师的门哪!然后介绍为什么要敲门道歉,重点写老师无微不至照料生病同学带给我的震憾。最后写:老师的举动唤起了我的良知,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暮色苍茫中,我鼓起勇气,敲响了老师的门……
  总之,选准切口,文字不仅集中,中心明确,也能吸引阅卷老师。
  三、主体饱满一些。一般来说,开头简略些,中间详细些,主体部分必须写得充实饱满,必须精描细刻,浓墨重彩地去写。如果开头洋洋洒洒,主体部分空空洞洞,这样的文章就像一个瘪三,或者像墙上芦苇,站不住脚,没有力量,不能感动人。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要写得充实,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描写,可以再现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因为描写能增添景物的意境美、绘画美,一山一水间领略到风光之旖旎。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中描写百草园景物时,就调动了眼、耳、鼻、舌、身等各种器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使百草园中的各种人事景物跃然纸上,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鲁迅先生称“百草园”为乐园,许多读者信以为真,直到绍兴鲁迅故居一看才忍俊不禁。百草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却写得如此生动,富有情趣,全仗于描写,全仗于大文豪的妙笔生花。记事的文章再如《七根火柴》,其中写无名战士将自己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交给卢进勇,托他带给部队的场面是小说的重点部分,因为它可直接表现无名战士对革命、对红军的赤胆忠诚,所以作者对此作了详尽描述:无名战士指火柴——拿火柴——看火柴——数火柴——交火柴——嘱火柴——感火柴,这样细致的描述,才能再现人物风采,使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