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试论唐诗中模糊语言的艺术美

作者:李江陵




  
  李江陵,男,1970年7月生,湖北省嘉鱼县人,199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现为湖北省嘉鱼县高建成中学副校长。曾获县、市、省级各种奖励20多项。为咸宁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近10篇。
  生活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有清晰、明亮的阳光;也有朦胧、模糊的云月。而模糊语言正是这种朦胧、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美。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模糊,《辞海》上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分别引用崔珏《道林寺》诗“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和汪元量《扬州》诗“重到扬州十馀载,画桥雨过月模糊”为证。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对模糊的认识,正由于这些认识,诗作者也特别注重在自已作品中溶人大量的模糊语言,因而模糊语言在诗歌中益发有了用武之地。而“诗歌的这种模糊性恰好根源于主客观世界的边界的模糊性,即主观的意象和客观的物象的似与不似,表现在诗歌的语言中使人觉得意象和意象所载的意志感觉、情绪都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使判断始终在是与非之间徘徊”,从而使得诗歌更具有独特的艺术美。这种模糊语言在唐诗中表现尤为突出。所谓模糊语言,就是模糊性的语言,它由“模糊词语、模糊句子、模糊语段组成”。模糊语言则又根据存在状态可分为外在的模糊语言和内在的模糊语言,“外在的模糊语言是诗歌语言形式上所表现的直接诉诸视听器官的语言,如朦胧的月色,氤氲的云海,虚幻和隐约可闻的远处飘缈的歌声等;内在的模糊语言是诗作者意义和意象的模糊,它是心灵感应的产物。”
  下面就唐诗中的模糊语言略作分析:
  
  一、模糊词语的形象美
  
  王维是盛唐山水诗和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模糊语言在他的许多山水诗和田园诗中占有重要席位。他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表面看均为几个精确的词:“大漠”、“烟”、“直”、“长河”、“落日”、“圆”,然而诗中一个“孤”一个“直”、一个“圆”搭起整首诗模糊的框架。从而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形象美。难怪解兴武同志说:“许多艺术家自觉地有意识地把本来精确的词语置于一定的语境中拓展了他的外延而安上了模糊的光圈,使其焕发了新异彩。”把一个“清晰”的景色和模糊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再也没有一丝的生分感。而只觉自己如亲临现景。正如《红楼梦》中所说:“我看他《塞上》一首,内有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起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若说再找两字来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精切地说出了模糊语言的模糊意象。除此诗之外,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空山”似无似有,也似四大皆空,还似包罗万象,不可得之。“明月松间照”中“照”是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间的空隙照亮了幽暗的松林,是清晰吗?不!它只是一个清朗而又朦胧,充实而又虚静,似是无限空间的形象。还有“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中那一派模糊的“寒”和朦胧的“净”以及长河那弯弯曲曲水随弯而流的壮观。这一切都体现了模糊词语在诗中所起到的独特的艺术美。模糊词语的形象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二、模糊语句的理趣美
  
  孟浩然的诗标志着近体诗的成熟,他的诗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同时他也是山水田园诗的一个大家,他诗中语言的包容性和模糊性更为含蓄、凝炼。其《春晓》即为之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短短20个字,却组成历代名诗,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且看“春眠不觉晓”这是一个外在的模糊语句,你想那春晓而人不觉,淡淡的描写和抒情相结合,而展现在眼前的或有小草在轻轻地钻出泥土;或有柳芽在偷偷地抽芽;或有池水微绿而随风轻荡。这一切都显示出一个个一组组模糊的物象,从而有意识地把精确语言不能表达的景象,形象地移到读者面前。句中“花落知多少”却为内在和外在模糊语言的有机结合,既有外在模糊语言的物象,风吹雨打遍地落花,落花不知多少的表象,又有内在的意象。不只在“惜春”二字,而是在劝诫年轻有为的人为国为家奋斗,于模糊中可以想象年青人有多少的十八岁和二十岁,现在不珍惜时光,到时就悔之不及。这种于空白中见模糊即诗人要表现他热爱春天的感情,却不说尽,不说透,让读者去捉摸,去联想,处处表现出隐秀曲折。于模糊中喻理,使情与景、理与趣在模糊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由于模糊语言的这种艺术美使得这首小诗在朦胧中见真,在新鲜模糊中见意境,从而得到了广泛的传诵。
  
  三、模糊语段的整体美
  
  我们再看唐末诗人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整首诗以朦胧美呈现在读者眼前,其所表现的内容是模糊的即它的外延令人难以释怀,这种语段的模糊性使得历代诗评家对该诗的主题难以下定论。有的说,该诗是一首爱情诗;有的说,该诗是一首悼亡诗;还有的说,该诗是一首诗集结集的序言。语段的模糊性的意象正缘于诗作者思维与物象之中的模糊性状。而内在模糊的多向性给全诗以丰满而跳动的形象,浓浓的渲染交织着悲欢离合的怅惘情绪,从而给读者以广阔的游弋之地和充分的再创造余地。难怪诗评家说:“一篇《锦瑟》解人难。”主要秘密在于它有模糊语段的一种朦胧的整体美。
  
  四、模糊语言有机组合美
  
  模糊词语、模糊语句、模糊语段在诗歌中分别表现出了它的艺术美,从而把作者与读者融为一体。而这三者的有机组合更使人觉得情趣盎然。唐末大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就是一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中主要的模糊词语“难”字,因无法形容其程度,于是用一“难”字把相见和分别之时的心情暴露无遗。“无力”两字形容“东风”是何形?其模糊程度很难想象。“百花”这一约数单独构成模糊词语。一个“愁”字何止是“愁”而有“愁上愁”这一模糊的意象。这些均为精确词语所无法表达。“月光寒”的寒为何物,为何形?无声无色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是心灵的独白借模糊词语来表现朦胧的艺术美。可以说:模糊词语为诗人能捕捉到那一刹那间的灵感准备了前提,也为读者能与作者相沟通搭了桥梁。由模糊词语和其它一些非模糊词语的有机组合而成一句句模糊语句。诗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及“青鸟殷勤为探看”中每一句都在似于不似、是与非之间徘徊。特别是“晓镜但愁云鬓改”那模糊的现象与作者思维的不确定性在其中得到很好结合。一个是设想恋人对诗作者的思念,恋人分别后晨起照镜,怕容颜衰退;另一个是诗作者的空间想象。这样的一句模糊语因此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夜吟应觉月光寒”是“月光寒”亦或不要恋人因夜吟而受寒,亦或两者相衬托相交融。不想则淡,越想越朦胧模糊味道越在其中。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似是进了一个五里云雾之中却又有一丝曙光隐约现出的感觉。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语段则比喻情思的缠绵,别恨的悠长,十分真切自然、耐人寻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喻本质上是一种运用模糊语言的技法,它的结构——喻体与本体的联袂——已作了满意的诠释,本体的本质属性通过喻体得以间接显现。这正合了模糊的边界性思维,使得比喻在诗中的内蕴更为丰富。最后两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更是色彩斑斓,染上浪漫的色彩。这种模糊语言的运用暗示了二人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达到了登峰造极、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步。诗至此,模糊词语、模糊语句、模糊语段也达到了有机的完美的结合。
  总之,诗歌利用模糊语言更能生动地描述迷离的景象和表达深邃的思想,为读者开创了一个广袤无垠的审美和想象空间,从这方面说一些精确语言相比之下黯然失色。因而模糊语言在诗歌中要比精确语言更富表现力,从而体现了其独有的艺术美。
  
  附 注:
  ①夏征农主编的《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1320页。
  ②向罗生《诗歌的数学分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③④⑤解兴武《艺术的模糊思维》文化艺术出版社《文艺研究》1991年第2月第2期第32页、第24页、第32页。
  ⑥成亚威编《诗文赏析》中外文化书院教材编辑部第一册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