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高考诗歌鉴赏“支点”探寻

作者:鲁亚鸣




  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古诗词鉴赏是学生复习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笔者在复习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诗歌鉴赏的“支点”的寻探作了一点尝试。期望能找到“支点”从而“撬动”整首诗。
  
  一、抓重点
  
  2004年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在鉴赏评价时做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能力层级属于E级。E级属于能力的最高层级,也难怪学生有畏难情绪。然而我们可以避难就易。就像“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样,鉴赏是以理解为前提的。那么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首先就应把重点放在理解、诠释诗意这个层面上。找到这个“支点”。我们就可以步步为营,进而攻克鉴赏关。
  如何对诗歌进行正确的理解、合理的诠释呢?这就要求我们对古诗词的相关用词特点、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作一些了解。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就不能从字面理解为“钓”的是“雪”,而是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江上,独自一人垂钓。在此基础上,围绕“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技巧)、“为什么这样写”(效果)三个问题拓展与掘进,辅以联想与想象,并加以提炼概括,从而全面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字面意思。这样就为下面的鉴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找切入点
  
  在完成对诗歌表层含义的理解之后,我们很多同学在问题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下笔鉴赏。这时,找切入点可以引导我们继续深入下去,直至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实找切入点的过程就是认真审题,分析题干的过程。因为题干有一些明示信息和暗示信息会给我们透示出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从而见微知著。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
  (2)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这首诗的鉴赏过程中,对(1)问中的“怎样”一定要深入分析,找出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我们先在原诗中寻找景物描写的诗句——“绿柳才黄半未匀”,那么这个景物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呢?——“怎样”其实就要求我们答出景物的特点,透过现象抓本质。有的同学抓住了诗题中的“早春”二字,就直接回答是“早春的景色”。殊不知,这还未抓住本质。再问个“为什么”深挖一下——“早春的景色”又具有什么特点呢?最终我们得出“明丽清新的早春之景”的答案。
  (2)问审题我们要抓住“欣赏趣味”和“好处”这两个地方。“欣赏趣味”谈的其实是一个审美的问题,那么命题人显然就要求我们围绕审美意蕴来答题;“好处”其实是要求我们回答这样写的作用,那么怎样才会有作用呢?显而易见,只有运用了一定的手段、方法才会出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我们经过精心审题得出命题人要我们回答的是这样写运用了什么方法,但仅仅回答了“什么手法”并不够,因为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作者无论怎样用词,怎样写景……都是形式,形式总是要服务于内容的,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作者写作这首诗的主旨或情感。这样真正的答案才“浮出水面”——诗人那样写是以“清新”与“喧闹”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三、寻联想点
  
  我们的学生在考试中不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和知识,缺乏联系意识,对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等明示信息和课内学过的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看到一首陌生的古诗,自乱阵脚,将以往学过的相关知识抛在脑后,不能用“已知”去寻求“未知”。其实,平时测验也好,高考也罢,均是以能力立意,而能力本身就是知识和方法的一种融合。只要考试时我们同学能够头脑冷静,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广泛联想,在难题面前定会豁然开朗。
  例如:阅读下面一组唱和诗,回答问题。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梦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 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记梦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而这两首诗却能巧妙构思,翻出新意,试分别简述这一特点。
  如果看到这首诗,能很快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及杜甫的《月夜》,另外再结合自己的相关人生体验,这首诗的答案也会马上浮出水面。
  古人记梦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但都不从自己如何思念对方入手,巧妙构思,翻出新意,而从揣度“对方”下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运用了这种手法,诗词因而显得更有意蕴。
  另外,同学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当你想念某一亲人、朋友而不可得,想在梦中相会,但很少做梦,好不容易有了梦境,梦中人却是“闲人”而非“友人”的情感体验,从而揣摩出元诗的高明、新颖之处。
  
  四、明落脚点
  
  诗歌素来有抒情的传统,所谓“诗言志”,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纯粹写景而不抒发感情的诗几乎没有,即便是纯粹写景的诗句,其实也寄予着诗人的感情。因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世间景物万千种,而诗人入诗的毕竟只那么几种,在诗人选景入诗时,那个“景”已然打上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烙印,已然凝聚了诗人主观的审美态度,我认为。抓住了这一点,才抓住了诗歌鉴赏的落脚点。
  《考纲》要求鉴赏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三者都是表层的东西,是形式;而要求鉴赏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二者才是深层的东西,是内容。形式总是服务于内容的。作者的情感状态、观点态度才是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明确了这个落脚点,那么我们鉴赏诗歌的眼光才会变得敏锐而深沉,才会得到美的熏陶和乐趣。
  如: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区区十个字,在“草盛”、“苗稀”的强烈对比下,作者的生活态度表露无遗。一介书生,不会种田,却在“草盛”和“苗稀”间找到了生存的乐趣,那种悠哉游哉,“胜似闲庭信步”的感觉真令人神往不已啊!
  又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要我们找到诗眼并不难,因为它已确定了范围——第二联,而诗歌中一般用得好的字不是形容词就是动词。那么在这两句中,显然是两个关键的动词“引”和“衔”。因为它们赋予了“雁”和“山”以情感。难的是回答“为什么”。为什么呢?这就要明确诗歌的落脚点——诗言情上了。结合具体诗句我们就会得出这两个动词好就好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的心情。
  由此,在诗歌鉴赏中,我们要力避就事论事,浮在表面,而应时时提醒自己关注诗人的情感,从而让我们的鉴赏透过表象深入本质。
  
  五、理表达点
  
  当所有的鉴赏完成之后,我们要用文字把它表述出来。那么如何表述呢?最基本的就是问什么,答什么。答的时候,忌讳架空分析,只写结论,而应将结论得出的具体过程表述出来——可按“点——线——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所谓“点”,就是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应紧扣这个“点”。因为诗歌讲究炼字的艺术,古人的追求是“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因此,抓住那个“点”,然后在“线”——“点”依存的具体诗句中挖掘、品味它的内涵,最后再结合全诗即“词”进行一个小结,这样答案就基本完整了。
  综上所述,诗歌鉴赏是要求有相当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对于我们的学生虽然有点难度,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切口”的,只要找准了“点”,就可以点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