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语文练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黄德灿




  “高中学科课堂减负增效教学策略研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作了一个学业负担及课堂效益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感觉负担沉重,身心俱疲,但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渴望变革学习方式,希望老师提高课堂效益。分析问卷反馈的主要信息,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教学策略改革的“核心”在于让课堂快乐起来;减负的关键不仅仅在课堂,但课堂是可以相对减负的。基于以上认识,改变课堂学习方式,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责无旁贷。仅就语文教学来讨论,课堂减负增效策略涉及方方面面,我们不妨以学生关注最多的语文练习为突破口。
  练习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策略是教师设题或指定成题,学生解答,教师批阅,发现问题,集中评讲。练习方案和练习效果依赖于教师的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师题目设计精妙,选择成题典型,无疑对检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帮助很大。只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答题地位,长此以往,他们习惯在老师圈定的问题范围内思考,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也就产生了,学生视练习为一项任务,甚至为一个包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显然建立在这种认识前提下的练习收效甚微,于是有些老师为达目的就加大训练量。所以不少人认为,学生对练习缺乏兴趣,甚至抵触练习,是因为练习负担过重,时间过长,此外练习中还有重复、有繁难等因素,此说有理。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并非我们给学生规定作业题量,缩短作业时间,学生就乐于做练习,不以为练习是负担。从时间上来说,学生抵触练习,一个小时是那么漫长,倍受折磨;玩游戏,一个通宵是那样的短暂,畅快无比。这就要思考什么叫负担?负担是一种承受的压力,负担不仅是一种生理负荷,也表现为一种心理感受。由负担说到增效,吃苦耐劳可以增效,高高兴兴做事则事半功倍。学习现实警示我们反思语文练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练习中减负增效,我们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在自主设题中激发兴趣
  
  自主设题是一种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求。题目自己设计,结论自己确定。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新世纪的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随着知识面的扩展、理解能力的提高,他们总希望有较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显示自己特有的才能。由他们设计练习,这就满足了他们的心理要求。以前总是老师出题,学生练习,现在是自己出题,自己解答,或我来出题,同学解答,他们怎么会没有兴趣呢?谁不希望设计出新颖别致的题目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呢?以作文为例,老师命题,学生写作总是害怕;由学生自己命题,题目切合了他们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引发了他们主观上向他人倾诉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作文释放的是心理负担,获得的是畅快感觉。在练习形式上,允许设计开放练习,如改编剧本,集体会演;设计题库,比赛抢答等。题目开放,答案开放,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彻底开放,学生心灵也随之开放,练习就成了展示学生个性才华的舞台。据实践观察,公布自设习题,实施开放练习,学生兴奋异常:讨论题目,议论纷纷,评头品足;投入练习,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最佳教学气氛和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在合作练习中减轻负担
  
  一个班集体,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采用成题练习,大多内容繁琐偏难,缺乏针对性,为了追求所谓教学实绩,再加大题量,练习必然成为负担。解决这个问题,分层定量,量体裁衣,当然是好,可在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们能不能够让学生合作完成练习呢?我们强调独立作业,是应该的,问题是在独立不能完成的前提下,不允许合作,面对练习重压,不选择疲于奔命,就只有选择抄袭行为。形成如此局面,哪里还有学习高效?减轻学生负担,限制练习题量,科学评价教师固然重要,改变学习方式,提倡合作练习更有实际意义。合作学习,不应该限定在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而要落实到常规教学课堂。
  例如到了高三只有铺天盖地反复做题才有效吗?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复习内容分解成研究性专题,由学生归纳总结,交叉命题,合作解答呢?就是作文,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分类相互命题,建立题库,合作审题,完成写作和修改任务。实践证明,在练习中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学习就会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合作练习,既包括生生合作,也包括师生合作,在合作中对话,在合作中解难,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体验民主和平等,在合作中感受纯真的情感和进步的快乐。学习活动中始终涌动着情感,伴随着快感,学生的心理负担一定会大大减轻,练习成了他们快乐享受的体验过程。
  
  三、在探究评价中享受喜悦
  
  设计练习,材料内容是什么,采用何种命题方式,检查答题者哪一方面的知识,需要什么思维方式,命题人要有周密考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要设计好一道好题,试题灵活性要强,综合性要大,覆盖面要广,在语言表述上费尽心机。就以标准化试题为例,在选择题型中,要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而答案又必须是明确的,不应有歧义。这对语言表述能力就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仅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语言功底不扎实,就不可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选择判断题。学生为了设计出优秀题目,能够在全班印发、板书或在多媒体中显示,在复习过程中,他们就得认真全面审读课文,翻看笔记,查阅资料,不得不主动自觉地去研究题型,斟酌语言。复习的范围会远远超过老师命题涉及的界限,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在设题过程中得到提高。一般中学生虽然不可能设计出那样高水平的练习,但是他们一定非常努力。如果教师适时作些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同学之间的努力竞争,一定会编制出高质量的习题,在探究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学生的探究练习,需要一个评价。学生答题后由学生推荐评选出最佳题目设计者,在解答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及时表扬最佳题目设计者。对合作练习过程中进步最快的同学及时予以鼓励,对探究意识最强,即使题目设计有问题的同学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原则和方法上,“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重过程、重体验,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以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是“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点”。在练习探究评价中,如果我们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一种期待,让每一个学生尝试成功的快感,学生就彻底摆脱了心理负担,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获得了成功。
  经济建设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就更应该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课堂练习有多种形式,将过去那种机械式的、接受式的练习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练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既是一种练习形式的改革,也是一种减负增效的策略,还是一种体现新课标理念,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举措,这不是很有意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