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内容

作者:张笃学




  现行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这些内容特别注重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贯穿着审美的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这样看来,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既是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实现新课改的关键性话题。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利用现行语文新教材的优势,在教学中应多方面的挖掘并实施之。
  
  一、基础性方面
  
  语文教学是文化学习的基础。它的基础性既与文化性相关,也与工具性相关。在语文教学中,一度强调字、词、句的教学,一度又纠正偏向。语文是交际工具,要想进行社会交际,就必须掌握词汇,具有组词成句、联句成篇的本领。语文课通过各类文章的讲述,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更重要的还在于要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信息,并进而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从而成为欣赏美、创造美的必要手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悲伤情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的雄伟气势,“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李乐薇)的小巧别致,就足以表现对语言的感受是审美能力的标志之一。可以说,人类对美的信息的获得,对美的欣赏的实现、美的创造的完成、美的观念的确立,无不与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讲,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第一把钥匙。
  
  二、综合性方面
  
  文字的符号性功能及其广泛的描述功能,使得语文课中的美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语文课文美育的综合性表现在课文的选择上。以现行七年级语文课本为例,课本内容涉及美的各个领域:有写社会美的《土地的誓言》、《我也追“星”》等,有写自然美的《春》、《山中访友》等,有写人性美的《散步》、《羚羊木雕》等,有写艺术美的《安塞腰鼓》、《观舞记》等,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无不涉及。课本内容还涉及美感的各种形态:如《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所解剖的社会病态,木兰替父从征反映的时代主题等;大自然的雄奇壮观,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村夜风景,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磅礴气势。还有邓稼先和闻一多的人格力量,还有方仲永和陈元方的众说纷纭……可以说,语文课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的大门,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使学生受到了多方面美的陶冶。
  
  三、实践性方面
  
  语文课的实践性主要在于“学以致用”。它虽然不是纯粹的实践课,但也有明显的实践性。这个实践性由对象与主体共同决定。从对象角度看,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美的对象,都是作者自觉从事实践创造的产物。从主体方面讲,对课文的讲解和阅读是一次美的欣赏实践,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中,师生共同去实践,并在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事美的创造。实践离不开具体的能力。美的欣赏和创造也离不开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情感体验力、审美创新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等。元遗山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才能在阅读中发掘文章的蕴蓄,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体味感情,发挥想象,理解思想。同时,这些单靠干巴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反复实践。现在语文教师特别注意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力等,这正是美育自觉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美育实践性的具体落实。
  
  四、理论性方面
  
  语文课中美学内容的理论性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是感性形象的领悟启迪。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寓理性于感性之中是美的事物的特点。在对语文课的讲解阅读中必能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鞭挞丑,从而领悟作者的审美思想,得到关于美的理性启示。这一间接的理性内容为一切艺术所共有。
  第二是作品中审美观的理性表达。如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黄鹂》),这些夹杂于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议论文字,为美育增加了理性色彩,这是文学作品所独有的特点。
  第三是纯理论的美学论文。这部分课文数量不大,但地位不可低估,因为它是美学理论的直接灌输。如林庚的《说“木叶”》、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的虚和实》等等,这种高层次的抽象的美育内容只有中学高年级学生才能接受。
  这三个层次相辅助相成地形成了语文课中美育的理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