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移花接木 推陈出新

作者:郭子林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诗歌名篇。其中有两句话尤为后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处的“绿”字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绿”字的这种用法并非王安石首创。在他之前的李白就曾用过:“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巧借他人所创之词,移花接木,为自己的诗作锦上添花。该诗中的“绿”字,一方面抓住春天的特点,形象地写出了春回大地时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与“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伤感心理形成对比,生动地表现了他变法失败后的矛盾心理。
  移花接木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在谈到写作经验时,现代女作家叶文玲也说:“作文练习,离不开借鉴和模仿。”她举例说,在她本人的文章中曾写过这样的语句: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关于这个“嵌”字,她说:“这个‘特别清醒’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东坡《水调歌头》中的一句。对于这一句话,绝大多数的读者都非常熟悉。该句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失意心情,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实,这两句的意象也并非苏东坡本人所创,而是源自李白的《把酒问月》。原句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一般来说,独自创造一个全新的意象是非常困难的,而化用前人的意象,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则是一条创作捷径。苏东坡的这两句词可以说是推陈出新的典型,它虽源自李白的诗句,但比原句更精炼、更有韵味。
  其实,推陈出新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它也是科学发明的秘笈。原北大校长、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在纪念爱迪生诞辰113周年的演讲中指出:“他(爱迪生)的实验并不都是创造的,空前的。”“他的绝大多数实验与发明(他一生得到专利权的发明有1010件),都是用前人的失败与成功做出发点的。”爱迪生在介绍自己的发明经验时,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每回我要发明什么东西,我总要先翻读以前的人在那个问题上做过了的工作。”“我要用从前人做过的几千次试验的资料做我的出发点,然后我来再做几千次试验。”
  前几年,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经《扬子晚报》、《文汇报》、《北京青年报》、新浪网、人民网等新闻媒体的报道,曾轰动全国。那就是江苏一考生围绕“诚信”写的《赤兔之死》。在文中,作者没有使用新颖的题材,而是以大家都很熟知的三国故事为素材,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故事。作者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与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从而巧妙地表达出“真英雄必讲诚信”的新主题。作者的这种别具一格的构思深深震撼了阅卷老师,加之通篇行文使用了古白话语言,文采飞扬。因此,该文被一致评为满分。究其原因,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了移花接木、推陈出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