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乱红凋零

作者:香 沉




  乱红凋零的年华,被蒙蒙的烟雨所覆盖,那些红颜的悲语,化做凄夜里的泪水,蒸逝在不知名的年代,烽火萧萧,草木枯黄,浮躁的空气里飘荡着许许生死别离的味道。
  坠落的雁儿,停息的沙砾,悲情的琵琶,无语的字泪,政坛的纷争,塞程中的弛念,一切的一切,化做漫雨的情丝,在风中弥漫……
  听说过李清照的凄凄惨惨,蔡文姬的泪流成河。万古的流传中,无法抹拭的一段故事名为爱情;命运的扑朔迷离中,无法逃脱的一劫名为生死。她们都是身处悲死分离的壁龛中的一角,而其实我坚信,她们至今仍旧活着,只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李清照的思念成病,于是拥有了帘卷西风,瘦比黄花,鬓先秋,泪空流的一卷诗幕。她的容颜在风霜若剑相逼的夜里,在悲泣的等待里,日渐憔悴。
  无人知晓她是如何坚毅的熬过那么多日的孑然等待,抑或者她真的是一个文字的强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把她所有的爱都堆积到一个字,一句话的精魂中,而那些永不褪色的魂灵,至今仍在悲歌中传颂,把那些未尽的思念与爱语传至到百世后的归属者耳中。
  而一切其实早已注定——她的物事人非,欲语泪先流的悲伤将深印在后辈的心海深处。
  ——出塞的儿女没有情长可言,昭君的沉着并非她情愿。婆娑迷离的双眼是她心窝深处的痛恨与怜悯,指间回旋的十八拍,重重的将悲伤弥漫,坠落的雁儿是因为她的悲歌还是她那冰玉无瑕的容颜。
  她的出塞真的是意在抱君吗?还是她无法承载住后宫的冷清落寞.君王的无视与冷漠?
  罢了,让风沙来诠释这些无价的传说。她的玉颜将被年华所吞噬,所湮没,历史的长卷上唯独留下的只是“昭君出塞”的美丽传说。
  ——盛唐的繁华市集,百姓和乐幸福的太平盛世。一名才华横溢的女子在风云际会的招妃中被幸运地招进宫廷。
  于是岁月的消逝。又伫起了一座石碑,逝者的无字丰碑。
  她的温柔与坚韧,聪慧与睿智,美丽与哀伤。与她邂逅的命运,在多舛的流年变幻中,淡无痕迹。
  武则天改变了这个亘古不变的朝代,她的传奇在民间流传至今。或好或坏或许已不再重要,她的存在证明了女人也可以成为强者。
  爱恨情愁交织的经历使她拥有坚强的性格,她的确也有软弱.只是将其无奈地深埋。我可以假想她持步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上的背影。长裙,玉冠,一切都那么朦胧的呈现在我的脑海,而不知为何他的容颜却如此模糊。
  在她逝世后,后人为她立下的无字丰碑与李治的金字石碑东西相对。某一莫名的瞬间,我仿佛无形中又看见石碑上武媚娘的清衣秀发。
  而她的结局,不会伴着她的离开而沉沦,一切交由后人。
  ——孤寂的夜里,独守空房的文姬在弹着古琴,烛火中隐现的身影显得有些凄凉。许多人到这里可能还不知道蔡文姬这个人是谁,有什么身世。其实,她就是三国中蔡邕的女儿。曹操为董卓的事杀死了蔡邕,并将其一家发配,而貌美有才的文姬被匈奴所俘,后在匈奴落根生子。
  多年后,曹操因心怀内疚,用金银财宝换回了文姬,其时她已有了两个孩子。
  回到中原后,曹操曾为其挑选过丈夫,但被她一口回绝。她的愁恨只能用夜夜悲歌来化解,余生的孤独是她的全部。
  著名的悲情绝曲《胡笳十八拍》就是出自她之手。
  我无法想像那些个月光惨自的夜晚,龟裂的缝隙间弥漫出元法名状的情愫,那样凄凉。
  泪影索然的帷屏后,依旧伫立着那个凄怆坚毅的女子。即使容颜尽悴也无法磨灭爱的坚贞。
  伤意的流离失所。是命运的扑朔与阻隔,烟灰漫尘的奔波,注定她的美貌只是忧伤谱写的一支歌,音符落处,便引落泫然雨露。
  琉璃的刚柔,如此绚烂纷呈。可缱绻的纠缠,痴傻的祈祷,也终化冰泪融入断肠,泪湿之处,漩起阵阵酸楚。
  长史的裙毯,布满暗落的迷香。乱红凋零的年华,被蒙蒙的烟雨所覆盖。
  而其实,那一劫——无论是谁,终究都无法逃脱。
  
  点评:本文最出色的是语言,有着浓浓的诗意。作者便是以这些诗意的语言把她想要表述的女子一一道来,一气呵成且自然流畅,很好的表达了对传统社会里女性遭遇的悲叹。但结构上显得有些混乱,要描写的女性除了蔡文姬面目比较清楚之外,都是匆匆出场又忽然不见。
  (孔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