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语言的力量

作者:李凤兰/辑




  语言的力量
  凯文·史密斯,这个一生失明的美国女人,她的世界里没有光。也许正是因此,她得以领略更多的语言之美。除了英文,她学习了8种语言。你也许同情她没见过一种颜色,但你得羡慕她能用12种语言唱歌。在美国的中学里,她教俄文和中文,而在18次中国之旅里,她来到不同的城市教英语。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隔一段时间,她要在盲人电脑上敲下英语单词,或者站起来向学生提问。她必须独自爬上8楼的住处,独自摸索这个陌生的国家。但这就是乐趣,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在不幸人生中创造的美丽生活,要是你感觉不到,那么建议你去听听凯文老师边弹电子琴,边唱流行歌。她不害怕,语言是她的力量。
  
  生命的价格
  超市还没有开门,门前就聚集了一大群人。晚上九点,进出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后来知道,超市为了招引顾客,不定期的打折促销,个别商品有大幅度优惠,每天销量有限。细细计算,即使将所有降价商品买到,最大优惠绝对不会超过一百元,一般人也就买其中的几件,得到十多元的优惠。如此,有必要早起候门,挤站在二三十人的购物长队里焦躁地等着吗?事实是,很多人去买,他们说:有那必要。简单分析:前去购物的人,一是有时间,二是少金钱。费点时间省点钱,他们觉得值。时间的长度对每个人都一样,人活百岁是36500天,可每个人的时间价值不一样,每个人每小时的价格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一个月收入100万元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1389元。一个月收入1万元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13元8角9分。一个月收入1000元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1元3角8分9厘。一个月收入300元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4角1分7厘。生命和时间都是有价格的。
  
  养 料
  有一家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一棵榆树的树干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一年后,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榆树病,方圆几十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棵箍了铁圈、留下深深伤痕的榆树却存活下来。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下来呢?植物学家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它,是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的铁,才对真菌产生了免疫力。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伤害有时会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在伤害中变得更刚毅,更坚强,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
  
  细节
  1979年1月,56岁的香港商人霍英东向广东省政府提议,由他出资1350万美元,广东省提供3631万美元贷款,在广州建一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这是建国后第一家内地与香港合资的五星级酒店,当时政治气候尚不明朗,没有大的气魄与眼光,一般的商人是轻易不敢投资的。那么,霍英东为什么就有如此超前的眼光呢?据后来当上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回忆:“当时投资内地,就怕政策突变。那一年,首都机场出现了一幅体现少数民族节庆场面的壁画 《泼水节--生命赞歌》,其中一个少女是裸体的,这在内地引起了很大一场争论。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从一幅画便能判断出未来的政策发展方向,体现的是非凡的气魄和独到的眼光。
  
  我们缺少敬畏
   我们中国人现在缺乏敬畏。我妈妈是个佛教徒,小时候我很调皮,把猫用力抛到空中,我妈妈一把拉住我,说,你知道么,猫是由七个小姐变的,你千万不要害她。现在回忆起来我妈是个农村妇女,但是佛教还有一些善意的迷信对她很有约束力。我们有些人缺乏心灵约束力。前段时间我从日本回来,一个老和尚对着晚饭作揖,并且念叨:“佛啊,感谢你赐予我晚餐。”我在德国住了很久,我的朋友都是天主教徒,他们很有钱,他们吃饭前也要祈祷,念念有词“感谢主赐给我们这顿丰盛的晚餐”。当时给我巨大的震动,那是1993年。这就是敬畏和感恩,我们不是教徒,可以改一下,“天和地啊,大自然啊,感谢你风调雨顺,赐给我们丰盛的晚餐”。我是有这个心的,我经常有一个手势,双手交叉抵住下巴,就是表示敬畏。敬畏和恐惧不一样,敬畏是我渺小,它伟大,人对大自然要有敬畏是很重要的。我是在敬畏中不断走向成熟的。
  
  尊严不避穷人
  去年,我走访菲律宾吕宋岛中部的一个小村,到了村民克鲁兹家,那里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有的地方还漏风。克鲁兹一家的月用电量仅为3度。就是区区3度电,电费账单也印得漂亮、正规。电力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增值税报税号码,还有克鲁兹家的用电账户号、电表型号、上月电表读数、当月电表读数等等,一应俱全。算下来,克鲁兹家这个月的电费,在二十比索左右,相当于三元多人民币。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账单上居然标明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损失等的费用,让你明明白白地交钱。菲律宾的穷人,的确很穷,但是,穷得有尊严。在国内江南水乡乌镇,我看到过这样的情形:老乡很富有,一个月的用电量在几百度,不过,电费“账单”就用粉笔稀里糊涂地写在大门上。
  
  尊重选择权
  一位美国官员在我国南方某城旅游。陪同人员说,今天我们去郊外看一个古庙。去时走一条路线,回来走另一条路线,因为两条路线风景不同。美国官员很高兴这样安排。到了那古庙玩了许久,回来时这位官员发现走的仍是去时的路线,很不高兴。陪同人员解释说:“你玩得太累了,另一条路线太绕,路程要多半个小时,所以还走来时这条路。”谁料这官员听了很恼火。陪同人员很气恼,认为这美国人不懂好意,弄得双方都不愉快。回来后,同去的一个外国人对陪同人员说:“你不知道美国人的习惯,事先定好的,他们不喜欢随便改动。如要改,应当与他商量。把两种办法都告诉他,由他自己选择。他们不愿意别人替他们选择。”选择是我的权利…——这一观念西方人从儿时起就深入心灵了。
  
  守时
  冯玉祥将军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1927年,冯玉祥北伐到达河南郑州。他对国民政府机关团体会风不正、疲沓散漫、不守时间的作风极为不满,就连国民政府要员汪精卫也不遵守会议时间,往往缺席或迟到。冯玉祥一气之下编了一副对联让人送给汪精卫。联文曰:“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难忘的考试
  新学期开始后,我们教室黑板右上方一直挂着一幅人体图,上面标着人体主要骨骼和肌肉的名称和位置。但老师从来没有提到过它。期末考试时,我们发现那张图不见了,而试卷上只有一道考题:“请写下并标明人体的每一块主要骨骼和肌肉的名称和位置。”全班同学一致提出抗议,说我们从来没学过,但老师的一句话却让我们深深震撼了,老师说:“那不是理由,请同学们记住,学习永远不只是要学老师给你的东西。”它是我接受过的最有意义的一次教育,也是让我至今受用无穷的教育。
  
  人生的满分
  人生中有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有人说是勤奋,有人说是知识,还有人说是爱或者运气。如果英文的26个字母依序分别代表1到26这26个数字,那么hardwork(勤奋)就是8+1+18+4+23+15+18+11=98分,knowledge(知识)就是11+14+15
  +23+12+5+4+7+5=96分,love(爱)
  就是12+15+22+5=54分,而luck(运气)只有12+21+3+11=47分。究竟什么才能让人生得到满分呢?是money(金钱)?也不是!莫慌,人生的每一个问题总能找到答案,只要是改变你的态度。对了,能让人生得到满分的是你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也就是attitude,不信你瞧:1+20+20+9+20+21+4+5=1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