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花香蝶自来 题好一半文

作者:独眼龙




  近段时间以来,我蜗居办公室连续翻阅了大量的学生来稿,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可能篇篇俱阅,而是像蝴蝶一样拣最好、最香的花来嗅。那么同学们来稿题目的成功与否就成了我选择是否阅读全文的标准。古人曾说:“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这就是说文章的题目如同人的额头和眼睛一样重要。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好看、漂亮,那么他(她)的回头率就高,同样,一篇文章的题目拟的好,那么光顾阅读的人就多。我在翻阅中依据这一标准,还真发现了不少好题目、好文章。并且还发现,凡是有个好题目的,其文章内容大抵不会太差。
  首先让我们来看湖南安仁县龙海中学许梦萍同学的来稿,其题目是《耳光响亮》。有点文学知识或者平常关注点文学的人一看到这个题目,大概就会被吸引。因为著名广西籍作家东西曾在1997年发表过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并多次获奖且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许梦萍同学仅凭这个与名家相同的题目就深深吸引了我,且看其中一段:
  调皮的小玉偷偷地将撕碎的稿纸撒在我的头上。好你个小玉,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一把揪住小玉的衣服,一个“漏风掌”扇了过去。本来只是个假动作,可是,机灵的小玉将身子一躲,原来九十度的“弧形掌”一下变成了一百八十度,只听见“啪”的一声,清脆而响亮。同桌小飞的脸上竟然清清楚楚地印上了五道鲜红的指痕。
  文段中一系列的动作,“撕”“撒”“揪”“扇”“躲”“印”,连贯而简洁,仿佛只有在金庸武侠小说才能领略到的那种一气呵成的动作场面,竟出现在了一个中学生的作文中,不得不令人称道。并且,在这一小小的文段中,除了这一系列的动作外,还夹杂有心理描写、旁白解说,特别是段末的突转,无不凸现了小作者高超的文笔功力。当然,如果小作者在拟题时以《一记耳光》或其它什么题目的话,我也许就不会在大量的来稿中发现这一佳作了。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湖北潜江文昌高中毛冰同学的来稿,他的文章题目是《生如夏花》。文章开头一段为:
  生,应当如夏花一样绚烂。就算只是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也应该对着生活展开自己的花瓣,让自己绽放,才无悔于生命的原野。
  小作者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展现自身应有的价值,要不负作为一个人的身份。该文的标题以花喻人,生动形象、美妙贴切,让人一看就会激起往下阅读的兴趣与欲望。以这种妙用辞格来拟题的还有河北承德县一中肖亮同学的《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对比),江苏如东中学林黛燕同学的《阳光的滋味》(通感),河南南阳油田第七中学刘娟同学的《幸福像花儿一样》(比喻)等等。
  说到幸福,我们平常听到最多的是幸福不需要理由的,何况是自己的幸福呢。而山东聊城一中的李怡萱同学却反常而求异,以《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为题投来一篇文章,其中这样写道:
  如果说生活就像一条绳子,那么幸福就像打在绳子之上的几个可怜的结。幸福是朴实的,它可能到来于生活的任一时刻。……幸福是花儿的绽放,折射着春天的美好;幸福是淅沥的雨声,昭示着清新的世界;幸福是破晓的曙光,展露全新的一天。生活赋于每个人不一样的东西,但幸福的含义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欣然接受生活所给你的一切……
  小作者有意以不合常情、不合逻辑的说法作题目,发人之未发,自然别具一格,引人眼目,启人深思。文段中更是佳句连连,如将幸福比喻成绳上的结,贴切而生动;还比如将幸福比喻成花儿、移就为雨声、通感为曙光,并且以排比句式出现,从而使叙事形象透辟,气势庞大,节奏鲜明,更好地为文章中心服务。能发现这样一篇佳作,小作者的这个反常求异的题目功不可没。如此拟题的佳作还有浙江青田中学李韵的《遗憾真美》、江苏东台中学江怀远的《我胖,我快乐》以及广东珠海南屏中学张婷的《我们不要减负》等等。
  以上所列举的有着新颖标题的习作,往往会让阅读者惊鸿一瞥,一见钟情。因为阅读者单从题目中就能看出作者的思维和文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文章标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术魅力。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光有一个好的标题而没有与之匹配的内容,那也只能是一篇文字垃圾,因为一个内外兼美的人才能永久地赚取人们的回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