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三点导读

作者:李旭东




  美点赏析
  
  戴望舒是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经历相当复杂,早期曾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后经人保释出狱,他对革命缺乏坚定的信念,当他面对恐怖的现实,他更深地体验了幻灭的悲哀,因此更加回避现实,在诗歌的创作上自然地流露了出来,那种低沉而悲哀的情绪常常成为他的诗歌抒写的主题,《烦忧》就是这样的诗作。“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可见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的烦忧,其忧郁是何等的深沉和不可言状,充满着忧伤和迷惘。这样的诗歌情感是和诗人的身份和地位密不可分的,作为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过革命的经历,但是面对恐怖显得缺乏革命的坚定信念,因此在这样的复杂情怀中内心的烦忧就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这首诗形式独特,巧用回文。虽然以两小节的形式来表达,但第二小节完全是第一小节的回环反复,在反反复复的咏叹中表达了诗人的烦忧情愁,这样的形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传统形式的创新。《诗经》中,诗歌的复沓咏叹就屡见不鲜,但是戴望舒在借用这种反复的手法时,规避了原有的间隔反复的形式,而将四句话的顺叙逆序而来,有一种“举杯销愁愁更愁”的特有韵致。反复吟诵小诗《烦忧》,不禁忧更忧,愁更愁!
  小诗的语言采用了口语,挣脱了旧诗词的绚丽辞藻和古板的格律,琅琅上口,情感的表达明明了了。这就是当时自由诗的一种追求,但是仔细推敲,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忧呢?烦忧到底是什么呢?这样的情感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呢?这一切就显得难懂,这是戴望舒早期诗歌的特色,也是一种弊病——晦涩而神秘。
  所以,在欣赏这首小诗时,如果不能了解诗人的背景,想深入地探究诗人的内心的烦忧世界的话,这是很难的,这就是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他们脱离人民,脱离现实斗争,虽然希望革命能改变现实,但对现实斗争的残酷认识不足,看不到革命的出路,所以,这种烦忧其实就是一种迷惘和彷徨。
  
  难点指津
  
  欣赏诗歌需要了解诗人的背景、写作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诗歌创作阶段。《烦忧》是戴望舒的早期诗作,早期的诗人曾经参加革命,但是在革命低潮时期,缺少对革命未来的认识,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诗人,向往革命能改变未来,但是对革命处于迷惘期,所以借“寂寞的秋”来表现“清愁”,以“辽远的海”表达“相思”,至于“清愁”和“相思”是什么情感,阅读时可以从个人情感方面来理解,也可以深层认识诗人创作时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探究诗人内心的烦忧,可以从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来理解,这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时的共同点,就是脱离人民,脱离现实斗争,对现实斗争的残酷认识不足,对革命的出路感到迷茫,诗作也正是看不到革命出路的精神状态的表现。
  但是,诗作中的烦忧并没有显得那样的低沉,而是有一种独立的精神人格支撑着,并不颓废,所以在欣赏诗歌时需要把握住诗人的这种绵长的情感。
  
  考点训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我的烦忧”。
  2.根据你的理解说出诗人不敢说出的“你的名字”是什么呢?
  3.结合本诗,谈谈戴望舒的诗歌风格。
  
  附:参考答案
  1.找不到革命的出路。
  2.理解“你的名字”应能注意到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性,可以理解为革命,也可以理解为祖国,甚至可以理解为未来,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爱人等。
  3.戴望舒早期的自由诗内容比较隐晦神秘,形式松散,有散文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