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本期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作者:命题者




  2008年阅读模拟题(六)
  参考答案
  一、1.B.从文章来看,现代的“信用”仍有“信守承诺”的意义,但从“契约关系”、“互惠制度”、涉及的人群、惩罚方法等内容上可以看出现代的“信用”已形成固定的关系与制度,有更实际的使用价值。A项中“产生原因”应是“本质意义”,“奖惩办法”应是“实际结果”;C项中“只讲”和“对立”太绝对,从全文看,现代的“信用”仍含有“信守承诺”之意,在这点上,与“信诺”是一致的;D项中“都与社会经济形态无关”不对,文中提到的“自然经济和人身依附关系”“工商经济和相互依存关系”都与社会经济形态有关。2.A.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观念的滞后。助学贷款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自然平衡原则,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观念所不允许;而客观条件也使得一些学生还不能接受新的消费理念。3.C.A项中,“现代人尚无法接受”,过于武断;B项中,“解决个人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困难”,不妥;D项中,“现代人不守信诺”是以偏概全,“举步维艰”于文无据。二、4.B 委,舍弃。5.D 其中①表现的是傅昭的“孝”④是借人们的迷信说法表现傅昭的“正直”6.B除傅昭外,还有南阳宗夬。三、7.有见识的人都认为金人果真南侵,除了这两个人,没有谁能抵抗金人。希望赶快起用他们,我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8.当时这两个人全都被久积的毁谤中伤,没有人敢明说他们应当受重用,唯独胡宪第一个说这件事。四、9.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或通感)。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第一首中,作者听笛曲在初夏也仿佛看到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心生寒意,抒发了被贬谪的悲愁之情;第二首诗写战士听笛曲想到了故乡的梅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五、10.瘦小、安静、荒凉却有灵气(清秀)。如果答清澈、快乐、自由,可酌情给分。11.①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和谐地统一起来,内心充实,产生强大的精神内力。②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对物质的过度看重和追求。12.内容上,把“流浪”从空间提升到心灵和精神的层面,赋予流浪以深刻含义,暗示文章主旨。形式上,表明河流给我的启示,为下文写“人类流浪”提示主题作了必要铺垫。13.河流的流浪具有整合与包容的精神,使水由弱小的个体变成了强大整体,获得了生命力。而人类的“流浪”却是为了追求功利,找不到方向,不能实现个体的生命意识与整体生存信念的和谐,从而导致生命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