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牛顿与股票

作者:郑 玲/辑




  心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回答:“那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一天早上,儿子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儿子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了,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追求忘我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
  
  梵·高的启示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到那张小木床和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惊讶地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个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都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间。这位儿子名叫布拉格,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代的这段经历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这样地位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这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
  
  顾念他人
  一位著名大集团的总裁,在一家大饭店招待一大批客人。在用餐快结束时,这位总裁对身旁的一位朋友说:“请你帮我把烹调牛排的厨师叫来好吗?”朋友随即注意到,总裁的牛排只吃了一半,还有一半留在了盘子里。厨师知道召唤自己的人来头很大,很紧张。这位总裁对他说:“牛排做得很好吃,但是我只吃了一半。原因不在厨艺,实在是因为我年纪大了,胃口已大不如前。我之所以请你来,只是因为我担心,等会儿牛排被送回厨房时,你看到那吃剩下来的一半,心里会有挫折感。”
  
  把自己亮在暗处
  道尔是一家拥有千名员工大公司的职员,在这么大的公司中,他一直为自己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而懊恼。一天晚上,他正要到地下室去取储藏的东西,突然停电了。他去找蜡烛,没有找到。他所触动的一张音乐贺卡响了起来,伴随着悦耳的声音,有光亮从纸片间漫溢出来。他打开贺卡,发现灯的光亮并不弱。他想,可不可以带着它去地下室试一试呢。果然,在暗黑的地下室里,贺卡的光更显炫目,借助它的光亮,他很容易地找到了要找的东西。道尔从这件事上获得了灵感,很快成了一家跨国大公司的董事长。他在传记中谦逊地说,我仅是一粒微弱的星火,如果我还有高明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我懂得如何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微弱的光耀眼一些罢了。
  
  天道酬勤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都钦佩的人。
  
  懒惰的智慧
  犹太人汉弗特在加拿大渥太华开设了一家豪华宾馆,处事甚为“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年终时,他让宾馆分别评选出10名最勤快和1O名最“懒惰”的员工。汉弗特叫人把10名“懒惰”的员工叫到他的办公室。一进门,汉弗特就说道:“恭喜各位被评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看着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表情,汉弗特笑着慢慢解释道:“据我观察,你们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于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一次就把工作干完,讨厌多走半步路,讨厌做第二次。因而在别人眼里你们整天闲着,在偷懒。但依我看,最优秀的员工毫无例外的都是‘懒汉’,因为他们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得去做。”
  
  没有靠背的椅子
  克罗克是大名鼎鼎的“麦当劳”快餐集团的创始人,他喜欢频繁穿梭来往于下属部门,发现问题当场处理。有段时间,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克罗克发现,原因在于各部门的经理习惯躺在靠背椅上指手划脚,抽烟闲聊,忽视了应有的管理。为了根治这种顽症,克罗克命令,把所有经理们的椅子靠背锯掉。为此,经理们大为窘迫,一改往日的官僚习气,“麦当劳”迅速恢复了生机。
  
  蝗虫与青虫
  祖父用纸给我做过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当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梁实秋的演讲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莫轻言放弃
  三只青蛙同时掉进一只鲜奶桶里。第一只青蛙想:“这是命。”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死神降临。第二只青蛙想:“这桶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不可能跳出去,今天死定了。”它放弃了求生的努力,一会儿便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了一下周围,想:“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踮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鲜奶在它的搅拌下渐渐变成奶油。靠着奶油块的支撑,它奋力一跃,跳出了奶桶。
  
  老子和儿子
  在美国华盛顿监狱里,有一个名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吸毒,最终因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库丁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只有2岁,大儿子秉承父亲身上的所有陋习,学生时代就染上很重的毒瘾,最后的结果也是以杀人罪而锒铛入狱;小儿子却完全不一样,他正直善良,刻苦好学,最后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家庭生活美满。在完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前去采访,以揭开其中的奥秘,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两兄弟的答案竟然完全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小鸟与鹰
  森林里,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决定举行一场比赛。鹰觉得自己肯定飞得最高,于是展开巨翅越飞越高,直到再不能往上飞了。这时其它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在天空盘旋。但它没有想到,在它的背上还趴着一只很小的鸟儿。当鹰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它还要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