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向往无目的行走

作者:感 动




  一位朋友,对一个旅游景点期待已久,神往已久,可以用魂牵梦绕来形容。有一天,他终于走到那里,回来时,他很失落地对我说:那个地方,不去不可,但去了就会后悔。
  其实,那个地方很多人都去过,那是一个令人毕生难忘的地方。只不过,当一个人的内心塞满期望和目的而行走时,他的眼里,还怎能容得下美呢?
  我还见过一些游人,他们身在景区,心里却老想着走一趟不容易,不能白来,所有的景点。一个也不能漏下,所有地方,都要留影。正是这种念头,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是为欣赏美而来的。
  足未出户,目的已行,这样的行走,注定了将是身心疲累之旅。最好是没有为什么,只是跟着感觉,简简单单地出发。不需要方向和距离,忘记了时间和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心情去流浪,让眼睛去撒野,让双腿去奔跑,天大地大,我行我素,直到连自己也忘记了,仰天一声啸,我是谁,谁是我?
  这种行走方式,叫做无目的行走。
  如西晋时人阮籍,随意觅一牛车,携酒仰卧其上,然后,任牛拉车行走,忘却车外那个纷扰世界,所见只有蓝天白云,天高地远,茫茫洪荒,不知车行何处,人在何处,可引吭高歌,可号啕一哭。
  如东晋时人王徽之,于一很有情调的雪夜,一时兴起便出门访友,冒雪乘小舟。至朋友家门外辄返。随口说出从古至今最精彩的一句话:雪中的行走就很美好了,兴致已尽了,再见朋友岂非多余?没有目的,只是兴致所至,或行或止,令人神往,令人销魂。
  如大自然中那些无疆的行者。或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风轻轻一吹。就散开了,飘摇,飘忽,不知自己会飘到哪里,无拘无束,优哉游哉。或是深秋溪流上的一片落叶,在睡梦中随波逐流。千山万水,百转千回,停停走走,莫问归处。
  世间万物,开始于行走,于行走中结束,无主题的行走,是最完美的行走。或随波,或随风,或随性,或随缘,不问从何而来,不问向何处去,随遇而安,落地生根。
  行走着的生命,因无目的而繁荣,而美丽,而存在,而延续。
  ——选自《文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