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握紧自己的遥控器

作者:曾 颖




  我和三岁的女儿小美坐在客厅地板上看电视。电视里放的不是小美喜欢的“天线宝宝”,于是她很不情愿,老是想把遥控器抢在自己的手上,她知道,只有那东西可以改变电视上那些她不喜欢的节目。
  如果在平日,我一定会迁就地把电视换到她要的台,但此时屏幕上正在播放的内容与我今晚必须完成的工作有关,我也只有忍痛和女儿抢起电视来,把遥控器高高举过头顶,让她够不着。这时,小美就使出她的杀手锏:哭。很伤心很伤心地哭,伤心得足以让任何一个想当合格父亲的爸爸都不忍心坚持。于是赶紧换台到那四个活蹦乱跳的胖胖小宝宝频道,小美顿时破涕为笑,泪水还挂在眼角上。这时,遥控器与其说是控制着电视,倒莫如说是控制着小美的情绪。
  我觉得挺好玩,于是又换台,小美马上就哭,声情并茂。马上换回来,又笑。
  这时,我手中的电视遥控器,其实就成了控制一个三岁小女孩快乐的遥控器,一个快乐的阀门。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人生遥控器》,讲的是一个在生活中找不到感觉而疲于奔命的建筑师迈克尔得到了一个万能遥控器,它不但可以控制一些家用电器,还能控制家里狗狗叫声的大小,更厉害的是,要是老婆在一旁絮叨没完的话,它还可以直接“静音”;工作时只要按一下“快进”,就可以马上回家;做错事时可以“回放”,让自己回到过去的时光重头做起。有了这台神奇的遥控器,迈克尔的生活似乎变得惬意且自如。可是好景不长,万能遥控器失去控制,迈克尔的生活便被这发疯的遥控器搅得乱七八糟。
  这个成人童话般的故事,让许多人在笑过之后都免不了要叹息,人生哪有这样的遥控器啊?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遥控器,它直接控制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喜欢权力的,权就是;喜欢钱的,钱就是;喜欢音乐的,音乐就是;爱一个人的,那个人就是。这些东西虽不至于像电视遥控器那样让三岁的小孩在眨眼之间或哭或笑,却能够让某些成年人在一段时间,甚至一生都快乐或痛苦。
  我曾经遇到一位离休老人,至今还在痛恨30年前把他级别定低一级的上司,每说一次,牙关紧咬,伤身伤心。另一位作家朋友,视作品的发表为人生唯一快乐,每有编辑告之其书要出时,欣喜若狂;而过一段时间,又传出要“黄”的消息,气血攻心,住医院四十几天。还有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位帅哥,帅哥对她好一点,她就花容灿烂,快乐非凡;而帅哥对她冷淡,她就失眠憔悴,生不如死。还有一位母亲,视儿子为自己快乐的唯一源泉,儿子说要回家吃饭,高兴得手舞足蹈唱着歌炒菜做饭;而一旦儿子因事不能回家,则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又恨又气吃不下饭……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从这些人和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许多人,其实是将自己快乐的遥控器,放到了别人手中。别人想让我们快乐,我们就快乐;别人想让我们不快乐,我们就不快乐。渐渐的,我们就成了失去自我的傀儡,被一根根无形的线拴着,心不甘情不愿地过上别人为我们设计的生活。
  想到这些,我手握遥控器的手,不觉已被冷汗湿透。
  我索性将遥控器塞进小美的手中,将欢笑彻底还给她。我希望她从此以后,能够把快乐的遥控器,永远握在自己的手中。
  (选自《中华工商时报》)